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中国企业的经济规模越来越大,经济效益也在逐步提高。国资委成立4年多来,在中央企业第一任期2004年—2006年期间,中央企业营业收入每年平均增加1.2万亿元,利润平均每年增加1500亿元,税收每年增加1000亿元,资产的保值增值能力达到了144.7%。
今年7月份,中央企业的资产总额已经达到了13.4万亿元,总的销售收入达到了52290多亿元,利润达到542亿元,比上年更高。今年的世界500强中,中国内地企业和中央企业就占了13个。这可以充分说明,中国的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这一历史进程当中又进了一步。中央企业可以说是凤凰涅?,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获得了历史性的进步。
近几年,国务院国资委在十几年改革发展的基础上,围绕着中央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大力推动体制改革,完善组织结构,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为中心,以中外投资互相参与的多种步骤实现产业的多元化。2003年以来,中央企业实行股份制企业的户数由2002年的30.4%增长到2006年的64.2%。企业管理层的责任机制得到进一步落实。二、积极推进改革调整。4年多来,中央企业共有77家企业参加了调整,企业的户数从196家减少到155家。三、稳步推进用人机制的改变。3年来,国资委先后组织78家企业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高级管理人员。目前已有1400多名社会各界人才纳入了人才库。四、加快“走出去”的战略,参与社会竞争。中央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知名度有了明显提高。五、继续推进技术革新,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央企投入这方面的资金由2004年的612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1244亿元。六、夯实企业的基础。在战略规划管理方面,强化制度、完善机制,增强集团抵御风险的能力,使企业管理逐步从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
当然,虽然中央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纵向相比是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是横向与国际上大的公司相比,确实还有很大的差距,中央企业要通过调整和优化重组,成为真正具有竞争力的、强而优的大企业。
这着重强调的不仅仅是大,更重要的是强而有力。世界500强当中有14家企业净资产是负值,如美国的HCR、英国的皇家,还有美国的格尔。我们很难把一个身患重病的企业说成是一个正常的企业。巧合的是,我们的500强也正好有16家企业是亏损的。有不少中央企业和民营企业都曾经大过,但是大而不强、大而不优。
在这特别强调的是不仅要强还要优,围绕做强做大做优的目标,国资委着重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进一步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争取让有条件的企业上市达到结构的调整,进一步完善企业经营者的聘用、选拔制度,加快中央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步伐。
二是加大中央企业整合的力度。去年底,国资委研究制定了中央企业布局和结构调整的目标,要求联合推进改制重组,以改革为主导,推进中央企业的重组,发展一批对国有经济有影响和有带动力的企业,使国有资本向这两方面的企业集中。
三是利用资本市场推进中央企业的重组。积极推进大型企业的上市,具备条件的要推进整体上市。努力推进整体的企业把优秀的主营业务注入到上市公司里面去,把上市公司做强、做优。要打造优势的上市公司。国有资产经营预算制度实行以后,我们将积极探索,加快中央企业布局和发展。
四是积极探索中央企业和地方企业的合作。加快中央企业的合作,我们将积极开展中央企业和地方企业的合作,以市场为纽带,提升总体的效益。
五是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参与国际的竞争与合作,鼓励中央企业到海外上市,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国际市场提高国际化水平,积极推动中央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战略性合作,包括技术性的合作关系。继续引进海外高层次的人才,扩大向海内外招聘高级管理人员的办法。
为了摆脱发展中的困境,使企业稳步迈入快行道。2003年,在中航第二集团公司的统一领导下,洪都集团公司确定...
精益变革在全球制造业中已经不再是什么新奇的壮举,精益管理早已成为世界级企业的标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