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保总局现正在逐步完善环境执法程序,建立环保后督察制度、机制,理顺和完善后督察体制,提高环境执法效果,从根本上改变对环境违法行为调查而不处罚、处罚而不执行、执行而不到位的局面
持续近两个月的“流域限批”行动取得初步成效。记者近日了解到,截至8月17日,限批各地共清理违法企业和项目1162个,清理违规“土政策”112件,大大推动了限批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但全面遏制高污染、高能耗产业扩张还需全面加强环保制度建设。
7月初,国家环保总局对黄河、淮河、海河流域及长江安徽段水环境污染严重的6市2县5个工业园区实施“流域限批”,暂停除污染防治和循环经济类以外所有建设项目的环评审批,同时对38家企业进行“挂牌督办”。在限批的压力下,各地区痛定思痛,对环境违法企业采取强硬措施。清理的1162个违法企业和项目中,目前已关停400个、停产整顿249个、限期治理102个;追缴排污费7.25亿元,罚款787万元。
国家环保总局环境监察局副局长田为勇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8月中旬,总局派出5个督察组分别对“流域限批”地区进行“回头看”检查。各检查组看到,在限批的压力下,多数地方痛定思痛,以“流域限批”为契机,举一反三,全面排查污染企业,健全环保工作长效机制,强化环保工作能力,并着眼于科学发展,校正发展思路,改变增长方式,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工作,不仅解决了一批突出的环境问题,而且促进了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全面推进本地的环保工作。
针对一些“阳奉阴违”的企业,田为勇表示,环保总局将对流域限批和挂牌督办的问题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后督察,重点督察企业整改是否到位,对阳奉阴违继续违法的企业将采取更为严厉的措施,直至彻底取缔。
据介绍,环保总局对限批地区主要有7项整改要求:一是拆除一、二级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的所有排污口,并对流域内所有排污口进行规范;二是按照流域或地区水污染防治规划应该建设城市污水厂仍未建设的,必须立即启动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的建设,已建成仍未正常运转的,必须采取措施确保正常运转;三是所有未经环评审批擅自开工建设、未经环保验收擅自投入运营的建设项目,必须立即停止建设或生产,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验收;四是全面清理取缔本地区违反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庇护污染企业的“土政策”;五是所有限批城市必须立即启动城市发展和流域开发的规划环评;六是对多次发生重大水环境污染事故、环境风险隐患突出,对下游饮用水源构成威胁的城市,必须立即制定相应的流域水环境事故防范应急预案,并建立与下游城市的联动防范机制;七是限批地区对超标排放的企业要立即进行处罚和整治,重点污染源要立即安装在线监控设施。
对于即将解限地区,环保总局将采取何种措施防止个别企业排污“反扑”,田为勇说,环保总局现正在逐步完善环境执法程序,建立环保后督察制度、机制,理顺和完善后督察体制,提高环境执法效果,从根本上改变对环境违法行为调查而不处罚、处罚而不执行、执行而不到位的局面。
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表示,“限批”毕竟是一种特殊行政手段,限批的地区也只是全部地市中的一小部分。要从全局上解决问题,还需要创造出常规化的、更为系统的制度,比如建立官员的环境问责制度和考核制度;比如建立完善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再比如探索建立有效的环保后督察制度。在这些制度与政策未建立之前,环保总局将抽调所有力量对曾经整顿过的污染企业不断进行后续督察,对通过环评审批的企业是否兑现环保承诺不断进行抽查。
为了摆脱发展中的困境,使企业稳步迈入快行道。2003年,在中航第二集团公司的统一领导下,洪都集团公司确定...
精益变革在全球制造业中已经不再是什么新奇的壮举,精益管理早已成为世界级企业的标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