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京电气总公司通过内部体制改革,甩掉了沉积多年的历史包袱,使曾一度濒临破产的“三线”调迁企业走出困境、绝处逢生。据悉,改制后,西京电气核心企业西安创联电气科技连续6年荣获中国电子元件百强企业称号,2007年,排名由2002年的第73位上升至24位。目前,西京公司正在进行“电子元器件产业基地”项目,作为基地建设中的硬件工程———生产力大厦已告竣工,签约入驻合同企业有31家,其中8家已进驻生产。外部企业的进入给西京公司直接创收达3900万元。到“十一五”末,集团主导产品收入将达到15亿元,总体收入达到30亿元。
据了解,西京电气之所以能够扭亏为盈,获得长足发展,是从资产重组、优化主业、内部改制为突破全面推进体制改革的结果。资产重组西京电气所属的853厂、895厂、4310厂、4210厂均创建于计划经济时代,1999年停止了4个厂的运作,采取集中优良资产、盘活存量资产、优化资本结构、寻求合作伙伴、塑造新的法人主体等对策,2001年9月注册资本2亿元人民币成立创联集团公司。
截止到2006年,公司先后组建22个厂。从1999年的运营收入6000万元跃升至资产6.6亿元,创造了企业35%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优化主业企业如何通过改制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毋庸置疑,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成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推进企业改革、焕发企业活力的必然选择。关键是改制的模式如何使主业更加精干高效、辅业更加充满活力。
2001年9月,西京公司组建成立了以生产经营为主的西安创联电气科技牗集团牘有限责任公司和以后勤服务为主的陕西兴园实业发展公司。此外,西京电气总经理李延波坚持“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方针,关闭或退出了个别市场前景不佳、竞争力不强的公司和产业,“靓女先嫁、突围拉动”:以最佳的资产、最好的产品和市场投资成立了华经股份、华达科技、富士达股份公司等5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型公司。体制一变天地宽,这些公司迅速发展,并在改制中逐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形成了产业发展平台。保证了公司运行的质量和效率。内部改制在这样的基础上,西京电气全面整合内部管理体制。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进一步加强管理创新与细化。建立集团派出董事长、董事管理制度,董事长委托集团职能部门对集团控、参股企业进行指导、协调,保证总公司的管理意志在各个子公司的贯彻和实施。此外,积极推动劳动、人事、分配3项制度的改革。坚持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工资能高能低的原则,实行全员聘用制,建立了责、权、利相结合的绩效考核及工效薪酬分配制度,试行经营层年薪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近年,我国第一笔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年金业务在辽宁诞生。截至目前,太平养老在全国与1400家客户签订了企业年...
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是我国已经实施并将继续大力实施的一项国家战略。为了顺利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