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节能减排>> 正文

千万吨级大油田是怎样炼成的

企业报道  2016-09-07 10:23:49 阅读:

 

  延长石油集团2007年的原油产量达到1001.68万吨;炼油加工达到1052万吨,双双一举突破1000万吨大关。作为中国惟一的百年油田,延长油田自1905年创建、1907年的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出油以来,经过50多年的拼搏,在1959年产量才突破1万吨、1984年突破10万吨、1997年实现100万吨。之后,经过短短10年发展,产量和加工量在2007年双双突破1000万吨,成为中国产量增幅最快的石油企业。

  从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到千万吨级大油田,延长石油人完成这个跨越,整整用了100多年。这里不仅孕育了中国的石油工业,而且创造了低品位资源开发的“延长模式”,为中国石油工业和陕北老区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薪火相传: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

  陕北作为延长石油百年发展的主战场,几代石油人在这块英雄的土地上经历了艰难创业、战争洗礼、社会变迁、体制改革等重大历史时期,走过了漫长曲折的发展历程。近年来,延长石油在油气勘探方面加大投入,油田开发方面全面推行二次采油技术,炼油加工方面不断优化操作技术参数,使集团呈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

  2007年,延长石油新增石油地质储量8000万吨;天然气勘探有5口7层获万方以上无阻流量;炼油加工上优化装置操作,装置保持安全平稳运行;杨庄河炼化区一期工程和榆林20万吨/年醋酸一期项目等炼化技改和重点项目建设快速推进;以油、气、煤、盐一体化综合利用为特色的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安全、环保、节能、稳定工作也成效显著。同时,科技进步成为实现双1000万吨的重要支撑。开展地质构造、储层特征、展布规律、提高采收率等研究与试验项目78项;推广应用CLO2解堵、控水压裂、分层注水等19项工艺技术,改善油田了开发效果;积极开展石脑油消化技术攻关活动,石脑油收率较计划降低0.5—1.0个百分点。

  目前,延长石油已发展成为集油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储运、销售、工程建设、机械制造为一体的大型石油化工综合企业,一跃成为陕西规模最大的企业;拥有总资产600多亿元,职工7.3万人;排名2007年中国企业500强第93位、中国企业效益200佳第21位、纳税200佳第26位。

  攻坚克难:“青石板”上抠油花

  延长油田处于鄂尔多斯盆地中部东侧,油区的地质特征是“一大”(含油面积大),“二多”(生储组合多、含油层段多),“三差”(储层物性差、富集程度差、油气驱动能力差),“四低”(低压力、低产量、低油饱、低丰度),属于典型的特低渗透浅油层油田。绝大部分已发现的油藏渗透率在1毫达西以下,其东部已开发100年的七里村油田,渗透率仅为0.3—0.6个毫达西,堪称全国最低。这种致密油层,素有“磨刀石”和“青石板”之称。国内外的石油开发企业把这种资源统称为“低品位”资源。也有人把它比喻为“鸡肋”,言下之意便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延长石油在鄂尔多斯盆地所拥有的资源区块几乎都是低品位资源,与同一盆地的其他区域相比,其地质条件、开采难度更大。

  如何实现对低品位资源的经济开采,一度成为制约延长石油发展的技术瓶颈。“走出去,请进来”是延长石油100多年来从创业到发展的制胜法宝。创业初期引进了日、美等国外设备和技术。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先后与大庆、辽河、大港、胜利、中原、长庆等油田广泛合作。多年来,丛式井、水平井,注水、注气等二次、三次采油,凡是国内先进的钻采工艺技术、设备,在延长石油大都有因地制宜的引进和不断完善的实践。涉及勘探开发、油田工程、炼油化工、机械制造等多个领域的数百项成熟技术被广泛应用。这些新技术、新工艺在延长石油经过多年的吸收消化后,形成了一整套具有延长特色的特低渗透油田勘探开发工艺。其中:精细的油藏描述、精细的储层分析、岩石理化性质及对流体的敏感性研究成果等,成为开发低品位资源的重要经验。

  延长石油人深知,科技是惟一能够保持油田稳产、增产、高产的重要手段。随着企业综合实力的提高,企业自主创新的步伐也全面提速。延长石油已与西北大学、西安石油大学合作,组建了中国特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和人才培养基地,成立省级地质勘探和油气开发两个工程技术中心。整合优势: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

  作为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主力军之一的延长石油,从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出发,制定了可持续发展的新目标。这一目标的重点是:立足油气探采和加工,加快发展油、气、煤、盐化工,形成油、气、煤、盐一体化综合开发利用的产业格局。

  高昂油气主龙头。从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出发,延长石油确立了立足鄂尔多斯盆地,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大企业的战略合作,加快“走出去”步伐,在省外、国外更大的范围内寻找油气产业发展空间,保持稳产的战略构想,力保油田产量稳定在1000万吨到1200万吨之间,实现科学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重布产业新格局。延长石油在前100多年的产业结构是单一的石油采炼,100多年后的今天,要向油、气、煤、盐综合开发利用转变,走多元化、精细化发展的新路子。投资60多亿元的杨庄河炼化区一期工程将在2008年建成;投资300多亿元的靖边能源化工产业园区已列为陕西省和陕北能源化工基地重点项目,并将建成一个以油、气、煤、盐综合利用为特色的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目前正在积极论证、筹建的还有总投资达数百亿元的10多个项目。

  产业结构的快速调整,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产品附加值的持续提高,将会再造一个全新的“延长石油”。“十一五”末销售收入确保800亿元、力争1000亿元,进入中国企业50强,为“十二五”跨入世界企业500强打好基础。

更多专题
谁来改革国企?

民营企业参股国企在今天的江西已经成为惹人注目的话题。事实上,借助民营势力的潮流在江西国企中早已不新鲜,...

昌飞引领直升机国际化突围

“我们要成为中国在这个领域中最优秀的一员”,这个奋斗目标奠定了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所属昌河飞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