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节能减排>> 正文

采油厂文明生产保护生态

企业报道  2016-09-07 10:24:16 阅读:
核心提示:为了提高产能,王家川采油厂把过去以多打井弥补递减的开发模式,转移到科学开发上来,转移到提高油田开发的整体水平上来,加强科技管理,狠抓钻前、钻井工作。

 

  近年,王家川采油厂坚持以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为重点,以安全生产、环保建设、节能降耗为关键,截止到12月底,原油生产完成25万吨,销售原油24.6万吨,销售收入69384.62万元。截至11月25日,上缴财政税费25348万元,其中税金11939万元,规费13409万元。

  转变开发模式提高产能

  为了提高产能,王家川采油厂把过去以多打井弥补递减的开发模式,转移到科学开发上来,转移到提高油田开发的整体水平上来,加强科技管理,狠抓钻前、钻井工作。在布井方面,克服了过去密度大,不合理的做法,增加了从式井,2007年新增从式井43组,减少了单眼井的数量。在资金、设备、原材料供应等方面科学安排,使新打油井达到快压裂、早投产的目的;加大旧井挖潜力度,学习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进一步提高单井产量。特别是加强了油井的动态监测,积极推行油井个性化管理,努力降低油井综合递减率。由于措施得力,油井综合递减率控制在9.5%;强化工程作业管理,严把外协施工队伍资质审查关、入井材料关、作业质量关、实行质量和技术淘汰制,进一步提高了作业质量和效率;在压裂方面,注重压裂液的配制工作,严格配方比例,在压井作业上严格砂量、水量。加强外协作业队的管理,强化井下配合,通井、下泵施工技术人员跟班实施、跟踪检查,确保整个环节措施有力,工作到位。为了强化科技创新,王家川采油厂先后培训技术人员56人次,在此基础上,高薪聘请了一名高级工程师,抽调厂技术骨干,成立技术攻关小组,专门负责全套管井的钻井设计、油井压裂施工设计和井下作业等技术指导工作,从而提高了开发效率。截至2007年8月底,王家川采油厂钻井370口,进尺21.2万米;截至9月底新井全部投产,油井压裂完成990井次。

  管理创新降低成本

  自2005年厂改制重组,管理工作步入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渠道。强化成本管理的全过程控制,深挖内部潜力,成本控制在了计划之内,注重财务管理,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完善“模拟法人”运行体系,理顺财务管理机制,增强资本运营和财务监控能力;“抓改革、严管理、高质量、降能耗”,一手抓原油产量,一手抓节能工作。

  他们制定了成品油的管理制度,对各类型的车辆都制定了百公里耗油指标,实行单车考核,使单车油耗较以前有了明显的下降。

  同时对一部分油井安装了节能器,实行有序采油,减少无功损耗。

  他们还改进锅炉设备,制定了节能措施,使原煤同比有了明显的下降;开展管理创新,坚持以创新促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一是加强基建工程和物资采购管理,加强物资比质比价管理,严格准入制度,规范招标程序,增强物资采购和基建工作的透明度,提高工程和采购质量,降低采购成本,确保项目建设高质量实施。二是加强职工队伍管理,制定职工教育培训管理办法,积极开展岗位培训和岗位练兵活动,完善职称评聘制度,强化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聘考核工作,扎实开展定岗、定编、定员、定责,规范临时工管理。三是强化企业民主管理,重大决策、重大工作部署都在厂党政联席会上反复讨论,充分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后,决策实施方案。全面调动广大职工生产积极性,进一步扩大职工对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决策权。四是加强制度建设,整合重组以来,王家川采油厂制定完善了20多项规章制度并认真实施,使管理工作逐步步入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渠道。

  文明生产保护生态

  王家川采油厂加大安环工作的投资力度,采取措施进行文明井场建设。一是每月最少召开一次安全环保工作会议,安排布置和考核安全环保工作。

  二是健全安全环保管理机构,落实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责任制。积极开展安全基础管理工作,加强班组安全管理,创建安全合格班组,积极开展安全、环保教育培训活动。

  三是健全各项环保制度,成立领导小组,制定整体规划方案,完善《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积极筹备联合站建设,做好油区绿化和清洁文明生产,防止“跑、冒、滴、漏”。对旧井改造的同时,新建油井必须建成清洁文明井场,据统计,2007年修建文明井场2082个。同时,为了解决现有原油脱水站排出的废水处理问题,王家川采油厂2007年在6个原油脱水站各打了一口深层回注井。

  四是认真进行安全检查工作,厂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做到每月一查,各生产车间和采区做到每周一查,各生产工段和班组做到一天一查。对消防、交通、压力容器的安全检查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全面落实检查、整改和监督责任。五是加大石油管护工作力度,建立治安防控体系,营造安全稳定的治安环境,建设平安油厂。

  相关链接

  王家川采油厂位于陕西省延长县,前身是1985年成立的全国第一家县办石油企业———延长县石油钻采公司。上个世纪90年代,由于所处的采油区油层为古河道形成,属低渗透贫油区,沙体含量大、开采区块小、油层浅、质密、难开采、难开发;加上当时管理粗放,王家川钻采公司(王家川采油厂)的发展落后在其他县的后面。临危上任的经理闫习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来搞活经营机制。提出了“外争区块、内强管理、分块搞活”的开发思路,将整个油区分成三个区域,模拟二级法人制度,分别成立北区、南区两个采油大队,加上公司本身,组成三支力量,分块管理,自负盈亏,独立核算,各自解决开发资金。两个采油大队没有历史包袱,轻装上阵,老公司承担以前债务,维持局面,稳定人心。从此,形成了以老公司为中心的三路石油开发大军,协作行动,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经历23年的摔打和锤炼,王家川采油厂已然发展成为延长县的龙头企业。

更多专题
谁来改革国企?

民营企业参股国企在今天的江西已经成为惹人注目的话题。事实上,借助民营势力的潮流在江西国企中早已不新鲜,...

昌飞引领直升机国际化突围

“我们要成为中国在这个领域中最优秀的一员”,这个奋斗目标奠定了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所属昌河飞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