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要求全社会尤其是中央企业争做节能减排的先锋和排头兵。作为中国铝业的驻豫分公司和河南省支柱行业的龙头企业,上市6年来,中铝河南分公司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努力创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企业,进一步强化全员节能意识与减排发展责任,牢牢抓住群众合理化建议与节能减排的结合点和着力点,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和企地和谐共建。
以人为本借众力节能减排突破新
中铝河南分公司以科学发展理念强化节能减排工作,在员工中开展“提合理化建议、献节能减排良策”活动,不断创新节能减排方式方法,在夯实标准化管理的基础上,首创“节能减排责任制”,并深入开展专项宣传与达标验收工作,增强全员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责任意识,进一步提升员工对降低污染物排放、推行清洁生产的意义和完成“减排”任务的严肃性、紧迫性的认识;同时,针对源头治理和过程控制,组织精兵强将开展技术攻关和合理化建议工作,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由此,员工安全环保意识和节能减排技能进一步增强,节约发展、生态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
制度奖励启心智
采纳建议见实效
近年来,公司制定完善并严格执行《合理化建议管理制度与奖励办法》,认真把握节能减排和生产发展规律,通过其独具特色的合理化建议公示、项目与成果定期发布、三级评审、命名表彰和交流推广等制度化建设,在源头治理、风险管理、过程控制、持续改进上狠下功夫,引导员工逐步实现自主创新、节能减排,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多手段强化节能减排工作,加强节能减排责任制和长效机制建设。公司员工提出的《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实现工业污水零排放》建议为公司创造经济效益100万元;《采取措施降低电耗》项目年创经济效益165.32万元;《两组常压一组间接加热运行》建议年创效益350万元;《老灰渣场延长使用年限安全改造》项目年创效益1100万元。
集体智慧克难关
重点监控污染源
仅在2007年,公司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投资就达6亿元以上,组织公司专业技术人员和一线员工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及时开展技术专题研究6次,攻克技术难题11项,淘汰了一压煮和1号、2号锅炉等高耗能高污染设备,实施了4号熟料窑电收尘改造、9号锅炉烟气脱硫等一批减排增效项目,投资1850万元建设氧化铝二厂事故水池等7个保障污水零排放项目,实现了增产减污、提产降耗的节约型发展。同时,公司与上街区政府合作建设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3.5万吨,实现了企业与地方的和谐发展。同时,提高环保设施运行效率,有效控制环境风险。公司坚持每天重点抽查、每周一次环保检查、每月一次综合检查,并组织开展了不定期夜查,共查出环境风险92项,下达整改指令20项,整改完成率100%。作为全国污染源普查试点单位,公司全面普查污染物的产生和废物回收利用等各个方面,针对公司生产活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普查,提出环境治理方案13个和环境监测方案30个。
环保文化引方向
理念创新显风范
环保文化是环境保护在意识形态领域和员工思想观念上的综合反映,是搞好环保工作的有效载体和手段。公司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强化节能减排,推行清洁生产、造福员工群众、实现又好又快和谐发展”环保新理念,紧密结合了中央及中铝公司会议精神和工作部署,通过节能减排、清洁生产,使我们的员工家属及当地群众有一个清洁的生产环境和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公司以加强现有绿化设施管理促保持,以抓项目建设促提高,量化分解厂容治理、绿化任务和管理责任,实施周检查、月考核,促进厂区环境的持续改善。积极参加“郑州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开展了“春季绿化及厂容治理月”活动,完成治理项目176项、清运垃圾6万吨、平整(硬化)场地9133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4300平方米、栽种各种乔木14000余棵。国家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和安监总局领导王德学、孙华山先后到公司检查工作,对公司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取得的成绩,特别是“安全确认制”和“一句话岗位规范”等环保文化方面的管理创新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并提出要在全国同行业交流推广。
曾国藩身边有位薛福成,常说一句话,“夫天下之事,运之以才,而成之于财力。若财力不裕,纵才力虽宏无所用...
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属国资委在赣企业,成立于1971年,是一个集桥梁工程施工,钢桥梁、钢结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