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于近年在京启动。据悉,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确定了14家企业开展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工作。除了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外,其他机电产品行业的再制造也将提上议事日程。
“再制造是直接利用产品的零部件进行生产,且采用了新技术,其质量、性能可达到甚至超过新品,但是只需制造新品50%的成本、60%的能源和70%的材料。”中国工程院院士徐滨士说。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姚文萍说,在欧美发达国家,废旧机电产品再制造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其中,再制造发动机占其维修配件市场的85%以上,再制造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成熟产业。在美国,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法律专门规定,汽车零部件只要没有达到彻底报废的年限,不影响正常使用,就可以再利用,美国政府规划到2010年,100%再制造汽车零部件性能要达到或超过原产品。在日本,2002年国会就通过了《汽车循环法案》,规定汽车生产厂商与进口商有义务免费回收废旧汽车以及在事故中完全损坏的汽车,计划到2015年实现95%汽车零部件回收利用率。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专家组组长董扬介绍说,中国已成为世界汽车生产大国,去年汽车产量达到888万辆,今年有望冲击1000万辆大关。到2010年汽车保有量可能达到6500万辆,每年报废量将超过400万辆。报废汽车当中含有多种重金属、化学液体、塑料等物质,不当的拆解会造成环境污染。汽车生产要使用数百种材料,包括钢铁、塑料以及大量的橡胶、玻璃、纺织品、铝、铜、铅、铬、各种化工产品等等,消耗大量的资源,其中大量是不可再生的。如何用好可再生的汽车资源已经是迫在眉睫。
董扬还说,目前国内正规的汽车再制造企业屈指可数。除了轮胎行业有100多家上规模的轮胎再制造企业,其他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企业总数不超过10家,零部件再制造产品每年收入不足7亿元,而且受原材料来源及国家法规限制等原因,这些企业的产能普遍较小,产品也主要面向海外市场销售。造成这种落后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内消费者误认为再制造产品往往是不达标产品,而企业再制造技术确实有一定差距。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出席仪式时表示,我国汽车再制造水平与国外存在很大差距,除技术水平需要大幅提高外,还要建立相应的支持、鼓励政策和机制,同时还要确保产品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为此,近期国家发改委制定了《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管理办法》。《办法》把本次开展再制造试点的产品范围定为发动机、变速器、发电机、起动机、转向器5类。试点企业包括一汽集团、江淮汽车、奇瑞汽车3家整车生产企业以及上海大众联合发展有限公司等11家零部件生产企业。《办法》强调,国家将对试点企业实行严格的产品及市场流通监督管理,要求这些企业生产的再制造产品不得用于新车生产,其技术性能和安全质量应当符合原产品相关标准的要求并且保修标准和责任应当达到原产品同样的要求。
国务院研究室唐元司长认为,对废旧汽车进行再制造,有利于转变传统的“开采—冶炼—制造—废弃”的传统线性增长方式,形成“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我国再制造事业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市场前景广阔。到2010年,中国汽车备件需求量约为650亿元,如果5%采用再制造产品,需要38亿元再制造产品。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在构建和谐企业中,要充分发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作用,打造企业和谐团队,构建企业和谐文化,在企业和...
坚持用循环经济模式改造提升。解决煤炭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尖锐矛盾的根本办法,是努力让循环经济成为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