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科技专利>> 专利报道>> 正文

有机胺在中国应用的变化

企业报道  2016-12-08 14:09:50 阅读:

 

  20世纪90年代末,全球有机胺生产能力已达到32万吨,年均增长率达到10%。进入本世纪,速度稍微放慢,但仍以5%的速度发展。亚洲,特别是中国则以20%—30%的年平均速度快速发展。截至2007年末,全球有机胺生产能力已达到50万吨。

  国外有机胺工业呈现的特点是:生产集中于发达国家,并且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水平提高快,新产品开发力度大。生产装置更趋于大型化、高度自动化,注重规模经济,并且不断开发新品种,拓宽应用领域,提高性能指标,满足用户需求。

  我国有机胺60年代实现工业化生产,当时生产工艺主要采用高温高压法,生产规模基本上在100—500吨的规模。该工艺路线的特点是:转化率低,副反应严重,原料消耗高,能耗大,产品质量差等,严重影响了下游工业的发展,正基于此,浙江建业公司于90年代初开发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低压法工艺,并实现了3000t/a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到2007年底,有机胺生产能力已达80k

更多专题
甘于奉献的敬业精神

1990年开始,企业陷入低谷,产品品种单一、企业包袱重、生产严重开工不足……种种原因致使这个几十年的国营...

改写中国有机胺历史

一些人往往对那些创造奇迹的企业心怀敬畏,专家学者也探寻企业的成功密码。然而,通过历史的回顾,其实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