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句歌词很好:“种太阳,种太阳。”余彭年正以“光明特使”的身份实践着他当初的诺言,给无数失去光明的人送来“太阳”。
这样的企业家是那么的朴实和令人们敬仰。
他的财富观是时尚的、精神是不朽的。他深深知道自己的痛苦,所以就更加体恤别人的不幸,他的行为一定会感召着更多的企业家加入这个队伍,为了更多孤苦无助的人们打开“希望之门”。
我们应该为这样的企业家喝彩、加油。
余彭年多年来坚持认为:“如果好事做得开心,比做生意赚钱更加重要,我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我想做个好人,不管别人怎么看、怎么评论,我不理他,我要继续去做。”这是他的态度,也是未来的方向。
基于此,2004年,余彭年向国家申请成立“中国余彭年慈善基金会”,此举在全国尚属首例。当83岁的余彭年2005年来到长沙推动新一轮的“光明行动”时,步履的蹒跚让人更加感动。但是他说:“不知道自己还能这样奔波多久,但是只要走得动,他就要亲自来。”这一年,他以捐赠7500万元位列“2005年中国大陆慈善家排行榜”第二名。2007年,他以4年累计捐赠20亿元再次摘得“胡润慈善榜”的桂冠,“慈善状元”实至名归。2008年,他以30亿元的捐赠,第3次问鼎“胡润慈善榜”第一名。
随着“爱心传递,睦邻友好———彭年光明行”活动的启动,又将有无数蒙古、朝鲜、越南、柬埔寨和老挝等周边邻国的白内障患者得到他的救助。
对于“中国慈善大王”、“中国慈善状元”的称号,余彭年当之无愧。
上世纪末,受宏观经济影响,企业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从1999年到2001年,由于中国不上常规火电站项目...
“文”与“化”并联使用,较早见之于战国末年儒生编辑的《易·贲卦·象传》: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