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对竞争和挑战,潘一新审时度势,扣紧汽车零部件工业国产化政策,把握市场脉搏和商机,制定了“瞄准市场空白点,产品技术开发走在前,以品牌优势占领制高点”的营销战略方针;制定了“立足国内,稳固重点用户,向主机厂进军,做好市场开发培育”和“以维修产品促进配套产品,以配套产品带动维修产品”的营销战术。坚持哑铃式管理方式,即以销售、开发两头大的方式适应市场竞争。同时,从改革销售模式入手,建立新的营销机制,一是将原来的销售部划分为销售部、市场部,抽调精兵强将充实两个部。二是培育和发展全国各地的重点批发商,委以代理权、经销权,由其向二级批发商和零售商辐射。三是实施名牌战略。对各大主机厂实行政策倾斜,免费送货试用。如6113柴油机环经无锡柴油机厂试用后,机油消耗减低了40%,被誉为“绿色发动机”,一举击败了原配套厂,获得了全部配套份额,荣获国内同行业惟一的A级配套产品证书。四是引入竞争机制。对销售人员实行订货、发货、回笼款、售后服务一条龙责任制。公司获得了销售的“平方”效应,市场不断拓展,产品供不应求,资金循环流畅,产销良性循环。
为实现创“中国第一,世界一流”的企业目标,潘一新推动管理创新,提出了合资企业员工高素质、工作快节奏、生产高效率、质量零缺陷、客户零抱怨、效益要“冒尖”的管理基本方针,采取了以铁的手腕抓纪律,以铁的面孔抓质量,以公正的标准评价人、用竞争的方式使用人,以快节奏求效益的基本管理方法,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今,公司已拥有一支作风硬、纪律严、能征善战的员工队伍,但潘一新仍坚持每年安排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分期、分批赴合资外方的母公司学习培训,仅培训费用每年人均就达4000元以上。
在潘一新的主持下通过组织技术攻关,改用国产陶土和铝合金,不仅成功地铸造出符合工艺要求的同等质量的活塞环,且废品率低于国外同行业厂家。在质量管理上,工人自己就是质量检测员,他们以客户的眼光挑剔上道工序的产品。员工质量意识极强,从而顺利通过了ISO9002、QS9000、VDA6.1和ISO/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为产品进入国际市场获得了“金钥匙”。目前,产品已出口东南亚地区和南非等国。在人事管理制度上,全体员工都要接受每月一次、每半年一次大的考核,依据考核总分高低确定各级各类人员的升、降、免职(级)和加薪减薪,充分体现了公平、公正、合理、透明的原则,极大地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多年来,在潘一新同志卓有成效的领导下,安庆环新集团已经由当初总资产仅2682万元发展到现在总资产10.67亿元,由当初单一活塞环制造销售发展到目前拥有6家中外合资零部件制造企业和4家全资子公司,2004年实现销售额6.8亿元,利税总额1.9亿元,其中利润1.42亿元,同比增长40%、10%、9%,人均利税、人均利润、上交利税分别为10万元、7.5亿元、4.3万元,均位居全国同行业和安徽省机械行业前列。
巍巍泰山脚下,涓涓柴汶河之畔,坐落着一个年产原煤200万吨的大型国有煤炭企业——山东新汶矿业集团协庄煤...
陕西延长油矿管理局瓦窑堡钻采公司在特低渗透油层储量小、物性差、单井产量低的情况下,坚持“以科技开发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