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发展过程中,刘星吾清醒地认识到,青岛开源集团因地处青岛东部新区的沿海黄金旅游地带,在热力供应超负荷运转的情况下,不可能进行扩建。另外,因诸多原因,不可能进行热电联网改造。这无疑等于捆住了企业的手脚,使经济效益难以得到新提升。
面对原材料的涨价以及上述难题,刘星吾从战略的高度提出了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向内部管理要效益和加大技术改造两大措施。围绕挖潜改造,刘星吾先是将老化的设备逐步进行了更新,并从国外引进了先进的风机、水泵变频调速技术,选用了新型的供热循环泵。为了更有效地降低人工成本,企业还在国内率先引进先进的西门子全自动远程监控的换热站系统技术。变频技术和电脑自控温度的调节,为扩大负荷和保持恒温供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企业内部管理上,刘星吾则通过精简机构、定员定编、竞争上岗等一整套扁平化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制定了一系列机制(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分配机制),使优秀人才的引入得以逐步落实。加上划小核算单位,各经营实体实行自主经营,进一步强化了成本核算。网上招标采购也将进一步推行,这些新技术、新工艺的运用和创新管理的实施,不但使企业在节煤、节电方面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在供热效率和供热质量上也得到了提高,使开源集团的运行成本大幅度降低,经济效益有了明显提高。
为了扩大企业,刘星吾利用不少工业企业存在的资金私有制、产品缺乏竞争力的弱势,充分利用自身拥有的廉价的电、气资源等优势,吸引企业进入开源集团工业园,控股或参股工业企业,为企业全面进入资本运作创造条件。
刘星吾在注重企业管理的同时,还十分注意环保建设,开源集团已连续多年被评为青岛市环保先进单位、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先进单位。每年,刘星吾都要拿出一定资金用于环保建设。为了适应环保和2008年绿色奥运的需要,集团在李沧区建设了国内规模较大的水煤浆厂来代替散煤燃料,这不但进一步提高了锅炉的效率,而且从根本上改善了城市环境。
为了解决长期困扰企业发展中的区域受限和热电不能联产的矛盾,尽快把企业建成全青岛市最强的热电企业,在确定无区域发展的思路后,刘星吾又结合青岛市发展前景,提出了建设后海热电厂的计划,用刘星吾的话说,这一项目是缩小青岛整个城市南北差距、造福青岛人民的一项环保大事。该项目的建成,替代了项目所在地区原有的68个小锅炉,进一步净化了城市环境,保证了该地区企业和居民生产经营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企业也通过这一项目的建设,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为集团今后的资本运营与经营扩张奠定了基础。据刘星吾介绍,后海热电项目的燃料全部采用新型低污染代油燃料——水煤浆,这种水煤浆不但燃烧效率高,污染物排放也较低,这使锅炉的效率提高了14%,年节约燃料18%。这也是刘星吾率领开源集团为绿色奥运献上的一份厚礼。
巍巍泰山脚下,涓涓柴汶河之畔,坐落着一个年产原煤200万吨的大型国有煤炭企业——山东新汶矿业集团协庄煤...
陕西延长油矿管理局瓦窑堡钻采公司在特低渗透油层储量小、物性差、单井产量低的情况下,坚持“以科技开发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