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国企被两种“他律”控制着:大型骨干企业由国资委派出监事会,对企业进行财务、人事等监控,实践证明有效,但仍有如“三九”等大型国企严重亏损几十亿的经营失误,也未能阻止长虹、中海油新加坡分公司等几十亿的海外经营失败。此外,有些国有企业仍然在“主管部门”的“襁褓”下非自主地生存着。目前国内A股上市公司中95%以上有母公司在“流通”界外操控着,十余年来不知发生了多少起从“绩优”到“垃圾”的“股变”。非上市公司中此现象披露不多,但可能更严重。可见涂景新把新大地公司搞垮的事件不是孤立的,也有着广泛的、深刻的国企管理体制弊病的大背景。
这种弊病的根源就是企业本身没有自律的体制基础,因而难以走出襁褓,真正在市场经济中自主经营、自我完善。陈云同志早在改革之初,就常用“鸟”和“笼子”来比喻国有经济的改革,提出“要搞活,不要搞死,要让它飞,但要让它在笼子里飞。否则它就跑了”。直到今天,我们还没完全找对这个“笼子”。当今已进入WTO时代,面对国际国内两大市场,让国企只靠行政“笼子”保养,肯定是不行了。按改革进程,除少数特殊使命的国企,绝大多数国企早晚是要从“行政笼子”走出来的。那么真正的“笼子”就只有市场规则和企业自律机制这两样了。据了解,新大地公司改制后建立了全新的国有资产保全制度,企业出现了新气象,这表明,企业只有学会自律才能真正自立。
企业管理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管理不仅具有普遍性、科学性的一面,还有其特殊性、社会性的一面。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工厂,然而,中国的资源和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却在市场交换中被国外的品牌拿走了,这几乎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