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观点与评论>> 正文

要外资更要内资

企业报道  2017-03-01 10:16:34 阅读:

 

  近年,在广州汽车论坛上,关于是否需要中国汽车品牌的问题上龙永图和何光远的辩论成为媒体报道的热点,论辩核心问题是涉及如何利用外资的问题;近年,因中资商业银行税率远远高于外资银行导致竞争力下降,联合呼吁降低中资商业银行税率;近年,中国税务杂志公布纳税百强排行榜显示外资企业2004年纳税零增长。

  外资种种问题仿佛一夜间浮出水面,尤其是2004年外企百强纳税的零增长,深深刺激了国人心灵。有媒体就此发表了题为《外资企业去年涉嫌逃税300亿元中国纳税零增长》的评论,强烈表明反对不合理利用外资态度。

  有人认为,外资对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财政收入贡献不大,它们只是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丰富的资源,赚取高额利润;另有一些人认为还必须大力利用外资。第一种观点有很多事实支持,有充足的证据,尤其是2004年度“外企纳税百强的总纳税额几乎零增长”最有说服力。这种观点从逻辑上必然导出这样的结论:中国必须限制外资。第一种观点从舆论支持上已经占了上风,当前以弘扬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为主题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的活动无疑为第一派观点提供了浓厚的民族情感氛围。但是,中国改革开放已近30年,政治、经济、文化活动越来越多地同国际接轨,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引进、利用外资是中国发展经济的一个重要手段。目前出现的种种问题急需解决,但这些问题需要在理性的基础上更多地在技术层面上解决,应注意不能用非此即彼的方式思考。

  中国税务杂志公布的纳税百强说明了一个最明显,甚至不用思考就能想到的常识:中国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的是中国企业,国营大中型企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在这里提这个常识似乎看来是毫无意义的。但联系实际情况,就会发现这个常识有着重要价值。一些地方政府热衷于引进外资,制定种种有利于引进外资的优惠政策,而对本地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缺乏足够的支持;把精力和时间大量投入在招商引资上,而不是有效地为本地的国营和民营企业服务。我们的国营和民营的民族企业才是我们的根本,才是我们发展经济的支柱。当前,尤其是对民营企业,应该以全新的视角对待,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促进其发展。2004年纳税百强榜上,民营企业大幅攀升,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争的事实是,民营企业为国家财政的贡献呈现出增强的势头,而国营企业的贡献一直是建国以来我国经济的柱石。因此,大力支持发展国营和民营企业是地方政府没有任何理由拒绝的。

  有媒体发表评论指出:“外资不是活雷锋”,这个观点是百分之百的真理。寻求利润最大化是外资的初衷,也是外资进入中国的理由。国人也不必强求外资作“活雷锋”,外资能够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贡献,达到双赢的目标,从来都是外资和中国的政策、中国同行业博弈的结果。而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大多数外资来源于发达国家,在博弈开始时,中国在经济基础、技术领域、经营管理等各方面无法同这些国家的企业相比,不占有优势,所以更应该理性而又谨慎。拒绝外资进入中国不是好的选择,非理性的对待和引进外资也不是好的选择,只有大力发展国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理性对待外资才是好的选择。

上一篇:贵在“人和”
更多专题
围海造田铸伟业

怀着利国利民高洁理想,冯全宏坚信,只要坚持科技创新,脚踏实地地拼搏奋进,围海人就一定能够创造出时代辉...

圆梦中国的黄金拍档

有着近百年历史的意大利杰尼亚公司以生产和销售高档时装、化妆品、皮具等闻名,在全球64个国家的最高档商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