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企业家不忘血脉 传承责任 孟子第74代繁辈孟卫民一行回乡祭祖

企业报道  2019-04-11 20:51:18 阅读:

  ■ 本报记者 高倩如

2.jpg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纪念祖先的传统节日,在这个“气清景明”的节气中,人们“祭之以礼”,叶落归根。身为儒家代表人物的后人,孟子第74代繁辈孟卫民一行在今年清明节也回到了老家举行了祭祖活动,为传承文化血脉和社会责任作出表率。

  今年清明节期间,孟子第74代繁辈、原共青团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浙江省爱心事业基金会联合创始人、现任杭州天鸿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孟卫民,与其二哥——原浙江省体改委办公室主任孟凡为,专程携带家人赶回老家江苏省邳州市邹庄镇小楼村,在三哥孟常信的安排下,带领当地孟家家人一百多人集体为已逝的亲人、祖先,庄重地送上思念与敬意。本报记者高倩如,浙江省企业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原副秘书长)、德清县社科联秘书长李剑民等应邀出席了这一俭朴却又隆重的祭祖活动。

  据了解,孟卫民的父亲孟庆林在1935年正值国难当头之际,义无反顾地投身革命,1938年加入共产党,从事地下革命工作,后加入鲁南武工队任队长,与日、伪、顽进行殊死斗争。后又在多地担任区长,从事剿匪、反霸和平叛斗争。解放后在浙江省萧山、杭州、德清、三门、天台、绍兴、浦江、嘉善等地历任县长兼法院院长、县委书记、市委书记以及浙江省公安厅处长、省莫干山管理局局长等职。他一生为革命鞠躬尽瘁、公而忘私,对事业竭尽忠诚、廉洁奉公,生活艰苦朴素、两袖清风,实为后人之楷模。

  记者在现场还了解到,孟卫民作为家中最小的儿子,又出生成长在南方,但他从小深受革命者父亲及母亲于淑芳的教诲及影响,一直思乡爱民、情系故土,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做了很多实事,还曾在2002年12月捐资35万元托村“两委”为村里兴建了一条长达1600米的“为民路”,以助力小楼村的发展。据老村书孟祥东介绍,为表彰孟卫民的大义之举,扬小楼村民之祥和,当时村“两委”特地在村口立碑以励后人。记者看到碑石背部还刻有孟卫民二哥孟凡为的豪情诗作:“长风十万里,吹渡东江岸,由来征战地,世代有人还”,可谓气势宏大、真切感人。

  当天,邹庄镇党委委员、人武部长张旭东以及小楼村现任村支书邵泽进、村长宋传引专程前来参加活动,与大家一起在“孟庆林纪念室”表达了哀思。小楼村里的共产党员共有73名,为加强党建工作,3位领导现场决定将“孟庆林纪念室”作为小楼村党员教育基地。

  清明节是神圣的生命交流仪式,一年年轮回,一代代传承,构成了人们顽强生存和追求幸福的重要动力,代表着血脉和责任的传承,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续展开新的有机构成。孟家本次清明祭祖活动,既是表达感恩与寄托哀思,也是家族血脉的传承与责任教育,而更与众不同的在于——让现场参加祭祖活动的人们,通过集体参观“孟庆林纪念室”,学习革命前辈的革命精神,从而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更多专题
猛攻重点难点,唱响新时代主旋律

中铁四局重庆分公司紧随局“做大做强”战略,坚持“匠心”铸品牌,“实干”争一流,为“品质中铁”积极融入...

靠人品践行改革引领创业 施仁德善待民工驱动发展

巍巍中条山南麓,滔滔黄河水北岸,依山傍水的芮城县,位于山西的最南端,地处秦、晋、豫三省交汇处,素有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