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记者 王建蓉
●第七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在内蒙古库布其亿利生态示范区举行,图为论坛会场。
7月27日至28日,第七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在内蒙古库布其亿利生态示范区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为“绿色‘一带一路’,共建生态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向本届论坛致贺信,指出:“中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荒漠化防治取得显著成效。库布其沙漠治理为国际社会治理环境生态、落实2030年议程提供了中国经验。”
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等出席开幕式,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位政要、专家、企业界代表和媒体代表与会,围绕“一带一路”沿线荒漠化防治与合作、消除贫困、沙漠生态科技创新、绿色金融创新与发展、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高度关注的问题探讨交流。中央企业贫困地区产业投资基金应邀参会。
孙春兰副总理在开幕式上宣读了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贺信并发表了主旨演讲,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汗分别向论坛发来贺信。库布其治沙带头人、亿利公益基金会主席王文彪在论坛开幕式上分享了亿利库布其治沙模式。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库布其模式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成功破解了沙漠怎么绿、钱从哪里来、利从哪里得、如何可持续的治沙世界难题。
库布其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30年前的库布其,风沙滚滚没有尽头,飞鸟难越,家徒四壁。如今的库布其,沙峰绿谷交相辉映,库布其人民过上了“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好生活。库布其治沙龙头企业亿利集团荣获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UNCCD颁发的土地生命奖,联合国环境署将库布其亿利生态治理区确定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中国政府授予库布其沙漠亿利生态示范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靠山吃山,靠沙吃沙。30年来,亿利集团一直秉承“党委政府政策性推动、企业规模化产业化治沙、社会和农牧民市场化参与、技术和机制持续化创新、发展成果全社会共享”的发展方式,让库布其沙漠绿洲田园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为国家、为全人类贡献了“库布其模式”,为推动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贡献了中国经验。王文彪总结了库布其治沙的成果:“库布其模式的核心就是破解了‘沙漠怎么绿,钱从哪里来,利从哪里得,如何可持续’的世界难题。这是习主席生态文明思想在库布其的成功实践,也是对人类的重大贡献。”
沙漠怎么绿?靠的就是持续创新。王文彪向与会嘉宾介绍谈到:一是理念创新,进行规模化、机械化治沙,形成生态规模优势,构建生态系统能力,恢复生物多样性,让自然改造自然,让生态修复生态,形成了良性循环。科学规划,一张蓝图绘到底,30年从没改变。二是种质资源创新,这是治沙之本、治沙利器。库布其建设了中国西部最大的种质资源库,培育了1000多种耐寒、耐旱、耐盐碱植物,已经成功引种到西部几大沙漠和西藏那曲4600米海拔的高原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三是种植技术创新。研发了水汽法植树,十几秒就能种好一棵树,而且让土地减少伤痛,大幅提高了成活率,大幅降低了成本。探索了沙丘迎风坡植树法,巧借大自然的力量,利用风、沙、树的相互作用,实现了风吹、树挡、沙降,让库布其沙丘的高度整体降低1/3。研发了无人机植树技术,自主创新了定向弹射装备和种子包衣技术,解决了在广袤沙漠和沼泽地人难进、树难种、种树贵的难题。
据悉,库布其治沙的投资模式是“公益与产业相结合;输血与造血相结合;企业资本、社会资本、政府资本、国际资本相结合”。在有关经营中,企业获利主要通过生态产业服务盈利模式,在生态修复过程中获利,在土地增值中获利,在绿色产业导入中获利。农民则主要依靠出租承包沙漠土地获利。仅当地农牧民30年拿到的土地租金就高达10多亿元,而且在企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中获得了大量的就业和创业机会,让他们彻底摆脱了贫困,人均年收入从400元增长到近2万元。
正是通过长期的经营,区域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变,植被覆盖率提高到53%,沙尘暴基本绝迹,降雨量显著增加,生物多样性恢复,多年绝迹的动植物重归库布其。沙区的投资环境显著改善,已初步形成百家中外企业、千亿经济规模、万亿市场潜力的沙漠绿色经济集群。
库布其模式实践证明,治沙必须考虑生态,生态必须依托产业,产业必须带动生态、回馈老百姓。要算好“生态”“经济”“民生”三本账,做到“现场经得住看,账本经得住算”,实现“治沙、生态、产业、扶贫”四轮驱动平衡发展。
据了解,围绕“绿色”和“生态文明”的主题,中央企业贫困地区产业投资基金充分利用贫困地区秸秆、水、光、风、旅游等资源优势,集中投资了一批现代农业、林业、中草药、旅游、清洁能源、生态修复等绿色扶贫产业。其中与亿利集团合作,投资6亿元在西藏、青海、四川等深度贫困地区通过沙化治理、中药材种植、沙漠旅游、生态移民、技能培训、劳务就业等多种方式开展绿色生态扶贫,达到了防沙治沙、环境改善、产业发展、精准脱贫的多赢局面。
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每两年举办一届,已经成功举办7届,是各国交流防沙治沙经验、推动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平台。本届论坛由中国科学技术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共同主办,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协办,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和中国亿利公益基金会承办。
十一是压实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特别是压实派出第一书记、工作队员、帮扶干部责任,确保脱贫攻坚工作顺利推进...
12年前,他走进了绿色军营,用真情和汗水书写着青春。他本人获“优秀士兵”表彰1次,并被联合国授予“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