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文王问扁鹊曰:“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魏文王曰:“可得闻邪”?扁鹊曰:“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闾。若扁鹊者,鑱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于诸侯”。
对于我们井下维修电工来说,也是相同道理。所谓医者医心,维修治根,这是对维修工作最基本的要求。从扁鹊的故事里我们可以得知行医治病的三种境界。
第一种就是防患于未然,病未有形而除之。这是维修工们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即在设备未发生故障并影响生产之前就发现问题将之处理。不仅大大降低了工作量,而且还能为区队节约不少材料费用。这就是“事前控制”,需要维修工具有敏锐的判断力和“明察秋毫”的洞察力,能够发现问题防患于未然,这里面蕴含的技术能力是第一的,只是常常被人所忽略。
第二种就是伐合抱之木于其毫末,病处于神而治之,这是维修工们当前需要练就的目标。也就是当机电设备出现了细微的问题,能够立刻引起重视并得到处理,不放过任何可能影响生产的细枝末节。这就是“事中控制”。需要维修电工具有出手果断、干练、迅速、准确的特点,能够避免影响生产、设备损坏、人身伤害等事故发生,需要具备的能力也是很强的。
第三种境界就是扁鹊所说的病危之时需要“技术大拿”出手力挽狂澜。虽然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但是,作为一个维修人员,我们决不能将“小问题”蔓延成“大事故”,能够把故障扼杀在摇篮之中才是最好的结果。
诚然,除了技术,医者仁心更是我们做好维修工作的榜样。老子有云:“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及时清理水仓里的杂物,就可以避免水泵烧坏;拧紧一道螺栓,就可以杜绝设备失爆;在设备或电缆上标明用途,就可以避免误停送电......这些都是我们工作中的“举手之劳”,只有将之做实做细,方能干出成绩。我们应该保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谨慎,以行者无疆的探索精神,做设备的“医生”,向着“事前控制”的这一境界,努力!(徐峰)
十一是压实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特别是压实派出第一书记、工作队员、帮扶干部责任,确保脱贫攻坚工作顺利推进...
12年前,他走进了绿色军营,用真情和汗水书写着青春。他本人获“优秀士兵”表彰1次,并被联合国授予“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