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是一名80后劳动模范;他,也是一名基层区队队长。多年来,他始终以奋发向上的豪情,孜孜不倦的奉献,兢兢业业的态度,默默无闻地实践着新时代煤矿人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守护着原煤运输这片“安全麦田”。他,就是陕北矿业张家峁公司机运队队长王海。
积沙成塔 坚持百炼成钢
2009年8月,王海来到张家峁矿业公司机运队从事矿井维修电工,当时公司正处于生产建设初期,机电设备故障率较高,员工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来自老矿区经验丰富的老工人,一部分是来自刚毕业的大学生,新老交错一时难以应对新型矿井出现的技术难题。面对这种情况,80后的王海果断挑起了公司原煤运输机电维护重任。在选煤厂联合试生产期间,由于故障频发,他经常在地面和井下来回奔波。
“工作没有上下班,工作服不离身”,这是王海给大家最深的印象。队里的员工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生产正常不正常,就看王海在不在,只要王海在,一切都不是事”。就这样,功夫不负有心人,王海迅速摸索出了原煤运输系统机电设备故障规律,成为了公司青年员工中的技术带头人,先后担任起了班组长、机电技术员、机电副队长、队长等职务。
以身作则 彰显实干本色
“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应该做到。王海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作为张家峁公司机运队的队长,他用行动为大家做出了表率。
在日常工作中,他不仅对员工要求非常严格,而且对自己和班子成员要求更为严格。他经常对副队长和技术员说:“万事都要亲力亲为,责任心不同得到的结果自然也不同。不论事情轻重缓急大与小,都要亲自落实,决不能听汇报。就像我一样,只有亲自看到了做到了我才放心,这也是对你们的工作的一种检验和鞭策”。他十分注重员工作业习惯的养成,亲自带头从每一次注油、每一次“双检”、每一次菜单式交接班、每一次岗位标准作业流程等事情抓起,不断强化安全生产过程管控,为全队员工立标杆、树典范,促使员工养成上标准岗干标准活的习惯。
虽为队长,但是他的身影总是频繁出现在“脏、苦、累、急、难、险”最前面。“一切亲力亲为,以身作则立标杆”,在他的带领下,机电设备不论日常检修或者集中性检修,都做到了计划性检修,原煤运输系统机电设备综合完好率逐年上升,机电设备故障率逐年下降,开机率保持在99.5%以上,区队从未发生过一例轻伤及以上安全事故,为公司原煤运输系统全稳定运行作出了重要贡献。
率先垂范 引领创新结硕果
作为技术带头人,王海对设备的熟悉程度极高,在设备技改的思路上具有独特的见解。为了深挖创新驱动的因子,遵从创新发展主流,他建立完善了区队节支降耗、降本增效方面的相关制度,并带领专业技术人员大力开展“全员创客”工作,不断深挖降本增效巨大潜力,围绕瓶颈抓改造,积极引导鼓励人员围绕安全生产、节支降耗等难点、重点问题解“难题”,破“瓶颈”,促“创新”,增“效益”,提出了许多技术改革方案,得到了全面的实施,并研究解决了运输系统多项疑难问题,获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为企业蓄势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保障。
近年来,他在岗位上的创新项目高达30多项,创新成果硕果累累,其中主要包括:“激光型堆煤传感器的设计发明及应用获得公司一等奖”、“卷带装置卷带芯子的优化改造获得公司二等奖”、“顺槽皮带卷带装置油缸保护器获得公司优秀奖。他的创新精神,激励全队员工不断优化生产工艺、流程,不断改进作业方法,为区队创新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此外他通过优化电能消耗、优化设备润滑管理、节省材料配件费、开展修旧利费等手段,每年为公司节约各项费用100万元以上。
如今,王海依然不忘初心,继续为他的煤炭事业在努力拼搏。他说,“守护原煤运输这片‘安全麦田’,不是一个人的责任,更是一群人的守护,安全生产,永不止步!”(贾艳)
着力打造一支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钢铁队伍。党支部在凝聚职工力量的同...
在张家峁矿业公司综采二队有这样一个班组,他们专门负责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工作,这个班组共有职工40余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