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胶轮车运输工区坚持服务安全生产不偏离,在班前会、周五安全例会开展员工讲故事话安全,“小课堂”讲安全,推行“日学月考”测安全、“工作笔记”记安全等制度措施,让员工时刻紧绷“安全弦”,实现了安全思想教育接地气、见实效。
员工讲故事话安全。按照公司班前5分钟思考要求:工区 利用班前会开展“身边安全故事我来讲”活动,通过党员带头,发动员工人人参与的方式,利用班前会5分钟的时间,每班安排一名员工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看到、学习过的安全警示教育中的惊险瞬间,说明整个险情经过、原因以及今后预防措施,提升了员工安全思想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同时按照宣讲效果,由员工按照优秀、良好、一般三个档次对当天的讲述人进行评比,并作为工区报公司年度优秀群监员、安全先进班组的评选推荐依据。此项活动得到员工一致好评,工作中各类习惯性违章行为基本杜绝。
周五安全例会“小课堂”讲安全。为了提高员工的驾驶技能水平,工区要求各班组利用周五安全例会开展10分钟“小课堂”技能培训活动,有针对性地解决员工井下驾驶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作为班前每日一题的延伸。他们规定讲师由分管安全副区长、技术员、班组长担任,根据各种车型,在井下遇到问题进行统一讲解,并邀请车辆厂家技术人员来工区讲解车辆性能,原理,一般故障排除及电瓶车充电操作步骤,为员工讲解驾驶中安全注意事项及常见技术问题的处理方法,让每一位员工明白安全管理、技术工作的重点,调动了员工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积极性,大大提升了培训效果。
“日学月考”测安全。工区积极推行“日学月考”制度,检验“每日一题”、“小课堂”的学习效果,达到以考促学的目的。“日学”就是每天集体学习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小课堂”学到的相关内容;“月考”就是对每月所学的内容组织全体员工进行一次理论考试。为保证考试公开、公平、公正,杜绝跑题、漏题现象发生,结合员工三班倒的实际,设置三套不同试卷,每班考一套试卷。同时严格执行奖惩制度,不及格有一次补考机会,如果补考还不及格,则要利用休班时间在区队组织学习培训,直到考试及格后方可上岗。通过“日学月考”制度的推行,进一步增强了员工的安全意识,从而形成了“安全自觉、安全自主、安全自动”的良好氛围。
“工作笔记”记安全。工区要求各班组利用每天班前会、周五,周三学习会等时机,充分借助多媒体、微信群等载体,强化岗位标准化培训,增强安全意识,规范操作行为,从而达到指导安全行为的目的。区队还要求每名班组长针对当天的工作建立工作台帐编写成工作日志,对当天工作进行总结反思,即可以相互交流,又可以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同时,在全工区推行全员安全到岗,从新制定了《工区员工管理制度》以及车辆《保养管理制度》,要求员工一字一句抄录在笔记本上,激发了职工的学习热情,确保把员工的安全意识固化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张亚涛)
在驻村帮扶的三年多时间里,他把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精准扶贫工作中。通过摸底子、定步子、立牌子、探路子...
在首战大捷的好形势下,张治民带领他的团队锁定了第二大战役的目标“流转北街二楼孵化商铺,改变无经营,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