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情"——俞晓夫闲聊艺术展回顾

2022-02-08 11:45:47
  
1950次阅读


  近日,海派艺术代表、著名艺术家俞晓夫个展《"表情"——俞晓夫闲聊艺术展》将于索美W&S Art Space举行。

  俞晓夫老师是我国杰出的绘画艺术家,当代海派艺术的代表?物之一。1984年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评选上,老师的油画《我——轻轻地敲门》因为落选?引起美术界舆论的??哗然。但也因此一战成名,自此《我——轻轻地敲门》成为海派经典艺术与海派人文精神的代名词。俞晓夫老师的作品常常使?觉得新鲜,有?种撞击??的?量。他的画意象丰富,境界深邃,?论是刻画?物还是描绘景物,他都能?独特并且锐利的笔触深?事物的本质,使读者?对他的绘画感受到历史的深沉呼吸,感受到艺术家对他所处时代的与众不同的思索。俞晓夫喜欢?荒诞不经?复杂的意象表现历史。不同时代的?物,不可思议地出现在同?画?中,??物沉思的表情和冷静的?光,以及活动在他们周围的斑斓幽光融为?体,给?以?限遐想。

  多年前,俞晓夫老师曾经在上海《新民晚报》副刊上连载过图文并茂的《俞晓夫闲聊》,展览作品的主题正是这个栏目精神的延续。《表情》作为此次个展的题目,是俞晓夫老师希望通过他《闲聊》里塑造出的、一个个称之为玩偶的中外小人物们、给到我们以及自己在这个有时很无奈又很无助的冷暖世界里一个最深沉的安慰。

  最近电影《爱情神话》成为了上海街头巷尾谈论的话题:电影将这座海派城市的小资情调及市井生活展现得淋漓尽致;海派文化、上海情节、上海表情引发了广泛的社会热议。作为上海人文精神的代表“老克勒”俞晓夫老师,此次带来的作品无论是画面还是为作品所写的画外音都有着浓郁的上海味道:平民气质与贵族趣味高度和谐统一,不少画面中也因为虎年的到来加入了萌萌的老虎形象。

  俞晓夫老师作品中的一张张表情既是艺术家提炼的生动的人类表情,也是上海这个充满人文精神的城市表情——上海表情。

  展览前言

  严格来讲,我应该算在上海老克勒这一档里,只是外表看勿大出,一点不刻意,也没有定点喝咖啡的绅士风度,不玩品牌,只是闲暇时欢喜随手涂出点外国漫画小人白相相,可以说媚外是没有的,但崇洋是一定逃勿脱的。蛮好,现在居然变成了一道菜。

  所以,无论是圈内还是圈外,线上还是线下,大家对于我的绘画风格有个一致的观点,即典型的上海味道,是的,我自己也是这么认为。老上海是座风情万种的城市,由于几十年的浸润,我会多少有些婉约,但同时不误宏大叙事,照样也具有敢问天下的历史担当,不是吗?党的一大会址摆在那里的不是假的。也习惯用法国人普鲁斯特巜追忆似水年华》之意识流的写作方式去作画,当然还会有些幽默、灵动,那是上海本地产的,或许是自身就有的,也许曾经被贺友直和程十发启蒙过?说不定的。同时一定会夾杂着上海老弄堂里散发出来的市井气息,狡狡黠黠的,让外省人看了不怎么省心。当年我穿穿梭梭像一个自由撰稿人,混迹于连环画,外国文学小说插图领域,漫画则一直是个人偏爱,对中外漫画家如数家珍,包括郑辛遥。我是江湖虽杂但涉足甚广,自然历练有加,得心应手。所以直到今天,会盎然之趣味依然不减,趁贺岁本命虎年之际,举办这个纸本小展。想当年可以从莫泊桑的巜一个儿子》一直追到阿瑟赫利的巜根》,甚至在五六十岁的时候,还念念不忘拣起美国作家菲茨 杰拉德的名著《了不起的盖茨比》,通过连环画的方式找到上海新民晚报,在它的副刊上进行连载,和大众分享之。可以这么说,我是个在大作品和小作品之间来回走动的杂家,大画小画互补,完全没有井水不犯河水这一说。

  言归正传,这次的纸本个展,其实也是值此机会有意无意测试一下,轻松轻松自己,所画主题是曾经在上海新民晚报副刊上连载过的、图文并茂的《俞晓夫闲聊》的延续,很怀恋那段往事,好像言犹未尽。

  《表情》是我个展的题目,其实和我的大画一样,意在通过我《闲聊》里塑造出的、一个个我称之为玩偶的中外小人物们,(包括新近应景加入的老虎)通过他们萌萌的表情,给这个有时很无奈又很无助的冷暖世界、给他们自己,其实是给我自己一个最深沉的安慰,所以我要十二分的感谢我所塑造的玩偶们,他们已经走出了我的笔端,他们属于大家。谢谢!给大家虎年拜个年!/俞晓夫(来源:新浪收藏)


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