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文化之都成员城市青年艺术作品交流展开展

2022-04-13 15:39:43
  
2571次阅读


  以艺术交流互鉴凝聚东亚青年文化共识

  2022年,时逢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中韩建交30周年。4月12日,“东亚文化之都”成员城市青年艺术交流作品展在温州市文化馆正式与观众见面。本次展览作为“贺文都 迎亚运”开展的系列主题活动,被列为市委、市政府“2022东亚文化之都·中国温州活动年”项目,由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东京中国文化中心、首尔中国文化中心联合主办。

  2021年,温州成功以总得分第一的成绩当选2022年“东亚文化之都”,温州的文化工作从此融入了国家文化外交战略,城市的文旅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在发挥既有优势的基础上,我市对外文旅交流工作以建设“东亚文化之都”为契机,将与日本、韩国的交流合作纳入重点考虑,在着力提升“打造中国最美国际山水写生基地”品牌项目影响力的基础上,去年成功举办了“东亚文化之都”成员城市青年艺术写生创作大赛,将地域文化交流品牌升格为东亚区域的活动品牌,以艺术为桥梁凝聚中日韩文化力量,增强青年一代对亚洲文化的集体认同感和归属感。

  活动现场共展出“东亚文化之都”成员城市青年艺术写生创作大赛获奖入选作品、在温艺术类院校师生作品86件,作品包含中国画、油画、水彩画(水粉)、版画、漆画、综合材料等多个门类,来自中日韩三国的参展作者通过艺术写生、创作,生动描绘了所在城市的社会生活、自然景观,充分表达了各自的人文关怀与艺术主张。在后疫情时代的背景下,以艺术的观照促进大家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含义的重新理解与思考。

  “东亚文化之都”是中日韩三国为推动文化和旅游务实合作创新与升级而重点打造的东亚区域文化合作品牌,是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人文领域重要成果,也是目前我国文化领域含金量最高的国际品牌。自实施以来,许多城市已通过文化和旅游的联通联动创造了高速发展的机遇。本次展览是中日韩三国青年艺术作品在温州的首次集中亮相,旨在通过开展独具城市特色的文化品牌活动,加深市民、青年群体对三国文化和艺术的理解和体验,将“东亚意识、文化交融、彼此欣赏”的“东亚文化之都”发展理念深植于公众心中,塑造充满鲜明地域特色和时代精神的“东亚文化之都·温州”文化城市品牌形象。

  本次展览将持续展出至5月3日。

  作者感言:

  李宝荀(韩国全南国立大学):

  感谢主办方和评委老师的认可并给予这么高的荣誉!文化交流一直以来都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石与发展动力,是构建人类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由温州文化广电旅游局和东京中国文化中心,首尔中国文化中心联合举办的“东亚文化之都”成员城市青年艺术交流作品展,充分体现了文化交流的积极作用,使文化交流根植于我们的生活。今年是中韩建交30周年,这次展览的举办见证了两国的深厚友谊。自疫情开始以来我便辗转中韩两国,也从创作本身寻求一种对艺术形态的思考方式,探索对于两国文化差异的价值本身。本次展览活动的举办,也极大地促进了东亚文化的交流,在对当代三国青年的个人成长起到积极作用的同时,对中韩文化和历史传承,有着重大的意义。利用留学学习的机会,我会努力促进中韩文化交流互动,用艺术的方式促进两国的和谐共建。

  江上越(中央美术学院):

  此次我创作的作品“彩虹”是我近年来对“交流”本质的探索过程,可视化“误解”的结果。错位和平行的交流不仅是共存中的互相尊重,也是自我启示的重要契机。当我们凝视这种距离感和不确定感的时候,交流的本质也许就会慢慢浮现出来。这时我突然感到在交流的灰色地带看到了彩虹。

  彩虹无论哪个颜色都是纯净美丽的,各自闪耀着光辉,共存着。同时也是梦想、希望的象征。在这里彩虹的语言和自己的心境非常一致,产生强烈共鸣。彩虹就成了自己现阶段对交流认识的象征性语言,同时也渐渐渗透到自己的绘画语言。

  希望这次展览能成为中日韩文化交流的推动力,祝贺开展!

  潘雯菲(东京艺术大学):

  在新冠疫情席卷全球的特殊背景下,有幸参加了“东亚文化之都”城市青年创作大赛。艺术创作这剂良药在疫情之下帮助身处异国的我攻克孤独,重新思考人类个体与世界的关系,重新寻找心灵成长的轨迹。相信通过此次不同文化语境下的艺术互动,中、日、韩三国青年能够突破语言的障碍,通过艺术作品真诚的沟通,加深彼此理解,增进彼此友谊。 通过艺术对话携手促进三国的和平合作与发展。展望未来,希望类似的文化交流活动可以继续办下去,越办越好。最后祝展览一切顺利、圆满成功。

  龙晗(柏林艺术大学/中国美术学院):

  在全球疫情作为大时代背景的今天,举办一场中外艺术家作品的联展是一件极其不易的事情。我本人作为此次“东亚文化之都”成员城市青年艺术交流作品展的参展艺术家之一,非常荣幸能用自己的作品和日韩艺术家进行交流,也非常感谢中日韩三方的专业评委给予我作品的肯定并让我获得了“入围奖”。我创作的作品“夕下蔷薇系列”,是我在花卉创作过程中,试图循序渐进地营造出一个超脱于现实空间的风景画。月季是中国的传统名花,早在宋代的绘画中就已经形成了鲜明的月季文化,我想用西方的油画表现手法,来与中国古代花卉绘画做对话。此次展览对我来说有着特别的意义,以城市中的风景为写生背景的创作,刚好也与这次展览的主题不谋而合。

  樊海平(山东大学):

  非常有幸入选“东亚文化之都”成员城市青年艺术写生创作大赛展览活动,感谢组委会的认可,让我的作品得以展示。对于本次交流活动我有几点感受和认识,第一,非常感谢主办单位的支出,为我们青年艺术家提供这样一个优质的艺术平台,促使这次艺术活动能够顺利进行 ,让我们有一个好的机会展示自己的艺术作品。第二,本次交流活动通过艺术展览的形式展示了新时代、新的文化背景下中日韩青年艺术家的艺术面貌。第三,本次活动也为中日韩艺术家提供了一次良好的的交流机会 ,让我们之间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学习。

  姚翊涵 (KCP东京):

  非常有幸参与本次比赛并得到了主办方及评委老师们的肯定与嘉奖,作为年纪最小的参赛选手之一,深切感受到了艺术本身对于个人成长的塑造性是深刻且富有能量的。从筹备留学到赴日,一直以来我都在思考中日文化差异性的平衡点,并进行创作,而有时这样的差异感依旧吸引人。所以我一直以来都以费孝通先生曾说过的一句话“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作为我个人的精神导向,在未来的学习过程里,我会继续根植这种思考方式并继续积极探索。


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