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望百年 20世纪中国书画大展开幕

2023-07-25 12:34:36
  
2632次阅读


  作为历史悠久、物产丰饶的文化名城,成都素有“天府之国”的美称。金沙遗址的发掘将这座城市的建城史和文明史上推到3200年前。自秦汉以来,这里一直是中国最重要的文化中心和商业中心之一,并在中国的文化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这里也逐步从中国西南中心城市迅速成长为国际化新兴都会城市。

  法国巴黎的卢浮宫、英国伦敦的大英博物馆、梵蒂冈美术馆……几乎每座国际大都市都拥有一个举世闻名的美术馆。成都同样如此。火锅、春熙路、带不走的只有你,随着大规模的优质艺术展览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更加深入地沁入在城市之中,成都如今不仅是中国网红城市的代表,更是一个艺术城市的宠儿。

  如今,在成都天府新区,一个硕大的“漂浮盒子”又一次以艺术之名,惊艳了所有人的目光。

  2023年7月17日,广汇美术馆“共态时空:20世纪中国书画的视觉情怀”大展正式开幕。本次大展在著名策展人、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总馆长、广州美术学院新美术馆学研究中心主任王璜生教授为主的策展团队及广汇美术馆工作团队的合作之下,展出了涵盖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张大千、徐悲鸿等60位中国艺术大家的221件/套代表性作品,极具艺术史价值和学术价值。

  作为一场现象级的艺术盛事,省市区党政部门领导、来自国内外的策展人、艺术家、专家学者以及法领馆代表等重要嘉宾亲临现场,共同庆祝展览的盛大开幕。开幕环节由广汇美术馆运营总监丁奋起主持。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进行了视频致辞,他表示:“广汇美术馆堪称横空出世,共态时空以崭新的形态、丰富的内容为公众提供了?场视觉盛宴。在百年沧桑的历史巨变中,20世纪的中国书画展现出书画家们的精神追求与?化理想,也呈现了重要的视觉特征和精神价值。展览既具有宏观的观察与分析,又有细微的个案研究和代表性作品的图像分析,由此展开多维度的展览叙事。作为绿色的生态环境中构筑起宽阔的艺术平台,开馆展‘共态时空:20世纪中国书画的视觉情怀’以崭新的形态和丰富的内容,更以创新的策展理念为公众提供了一场视觉盛宴。我虽不能至,但心向往之。”

  前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水墨艺术家、美术史论家潘公凯在视频致辞时表示,“广汇美术馆的建成对于未来中国绘画的发展肯定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对于艺术界而言,是一个热情的支持和鼓励。同时,也希望展览和相关的学术研讨活动对我们中国绘画的发展能进一步起到启发、推动和鼓舞的作用。”

  四川美术学院院长庞茂琨视频致辞时说到:“本次开馆展从特殊的策展理念出发,来叙述我们重要的一段历史。的确,中国近代美术史的发展离不开书画这么一个重要的、具有特色的艺术形式的发展历程。百年来艺术家们不断地探索创新,在中西融合、自身不断的更新中找到很多的突破口。这对于我们今天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特别是文化强国的实现,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广汇美术馆馆长张格芳致欢迎辞时表示:“?汇美术馆历经5年的打造,这个漂浮的盒?终于打开了。美术馆先有馆藏后建馆,依靠?汇集团500强的实?和孙先?20年来对于中国20世纪书画的收藏。本次展览呈现了221件/套名师?作,共分5个单元。孙先?的?愿就是让孩?们在身边就能看到中国的传统书画,今天终于实现这个梦想。我们的目标是以历史为使命,以学术为积累,打造成国际性美术馆,为这座城市贡献?营美术馆的?量。并且希望在艺术上有原创驱动?,希望?家持续关注?汇美术馆的成?和发展。”

  策展人王璜生在致辞中详细介绍了展览的源起与线索:“我们从广汇美术馆的500多件/套藏品中精挑出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不仅力图勾勒出20世纪中国书画艺术的精神表达与视觉情怀,同时也希望体现这一时期重要艺术家的主要艺术成就与多元样貌。由此可见,广汇美术馆近现代藏品之丰富度及重要性。我们也邀请了当代备受关注的水墨艺术大家潘公凯、刘庆和、高世强的巨型作品一起展出,既能够与经典的近现代水墨艺术形成跨时空的对话,也传递着当代水墨的文化情怀、视觉表达与观念精神走向。”

  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梁时民在致辞时表示,“20世纪以来我们的艺术不断创新传承,?代?代艺术家通过画笔和眼光对身边的?物故事进行研究,创作出许多反映了时代特征的优秀作品。?汇美术馆的几百件作品充分说明了这?点,并且推动发扬了我们的民族精神,也体现了当代人的追求和精神,对我们四川美术事业的发展以及中华民族瑰宝走向世界打开新的窗?。成都马上引来大运会,这?展览呈现了我们民族5000年来的?化发展,让民族?化传承有了新的聚

  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副主任皮道坚在现场致辞时表示,“中国的传统书画艺术是我们中华?族奉献给世界艺术之林的?个绝妙的艺术品种,并形成了东亚?化圈重要的艺术形态,因此本次?汇美术馆开馆?展是?个?常有意义的展览。20世纪是中国书画艺术现当代转型的时期,我们在展厅里将看到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吴冠中等许多大师的作品,它们不仅是中国传统书画艺术最后的辉煌,也是现代中国艺术的开端,为世界的当代艺术更新价值观念。进?新世界以后的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已经以其水墨性为世界的当代艺术带来新的生命活力。在普世性的当代文化传播上,?汇美术馆做了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以?家之力收藏了20世纪这么多有学术高度的代表作品,代表了我们中国人能把我们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联系起来,做出应有的贡献”

  四川天府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总工程师葛凌在致辞时说到,四川天府新区是承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国家级新区,是“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节点。美术馆作为承载着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凝聚着城市的精神文化力量,是一座城市的“精神文明沃土”,广汇美术馆将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现代文化的创新在天府新区汇聚融合,助力新区延续城市文脉、提升城市品质,建设宜商、宜业、宜游、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未来,天府新区将携手广汇集团进一步倾力打造面向未来的艺术商业,为新区带来全新的泛艺术生活场景。

  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祝春秀在讲话时提到,“文化是?个国家和?族的灵魂,没有?度?化?信就没有中华?族的伟大复兴。如今正值中华?明?繁荣、?发展,我们的书画艺术机构赶上好时代,大有可为。同时,要与时代发展和人民同行,努力打造人们群众欣赏美术佳作的美术殿堂。”

  随后,由祝春秀宣布展览正式开幕。

  在展览现场,观众可以看到策展团队通过设置山水卧游/河山壮志、文心雅趣/人民情感、写生意象/日常理想、书道与书写、跨时空视觉对话五大单元,以“主线”与“副线”交叉的形式,全面呈现20世纪中国书画文化特征研究成果,与近现代水墨艺术大家全面艺术风格的个案。以对比性与并行性的叙事结构方式,从独特的视角切入展览主题“共态时空”,探讨中国书画在现代性历史进程与情境中的现象与特性,体现上个世纪以来中国式古典文化的传承与现实情怀。

  整个馆藏作品的规模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专业策展团队的搭建展陈、装裱设计也均是国内一流水平,一次展览让观众清晰了解20世纪中国书画史的发展脉络。值得注意的是,广汇美术馆8个国际化展厅全部用于本次展览,其中最高单体展厅G11高达11米,使巨幅长卷也能震撼呈现,让观众能够全方位沉浸式体验最丰富的书画真迹大展。

  本次展出的作品中,创作年代最早的作品是齐白石的《龙山七子图》(1894年),最近的一件则是2018年中国美术学院教授高世强创作的六频影像《山水:云山六章》,时间上相距100多年,跨越了整个20世纪,在广汇美术馆内遥相对望。而在望尽百年的时间长河中,齐白石的《山水十二条屏》、潘天寿的《鹰石山花图》、徐悲鸿的《九州无事乐耕耘》、傅抱石的《云中君和大司命》、吴昌硕的《花果十二屏》、李可染的《井冈山》等重量级作品,不仅向我们进一步呈现了20世纪中国书画史的发展脉络,更展现了无数个体的熠熠生辉的艺术创作高峰。

  展览现场,齐白石《山水十二条屏》展览现场,齐白石《山水十二条屏》

  当日,“近现代美术与中国水墨之路”开幕论坛同期举行,围绕着“20世纪中国美术的现代性历程”和“中国水墨的可能性”两大议题展开。王璜生表示,开幕论坛对中国美术的现代性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理论。其中,上半场的嘉宾从美术史理论、美术史研究的必备条件和相关问题,以及个案方面进行切入和研究;下半场则在聚焦水墨理论的同时对水墨实践进行探讨。

  在现场之外,开幕论坛还通过凤凰艺术视频号、凤凰新闻客户端、新浪微博等平台进行线上直播,总计达到了35.8万的观看量。广汇美术馆馆长张格芳在致总结词时表示,开幕论坛为美术馆的正式开馆做出了良好开端,希望用这样的方式表明美术馆从学术?度出发的态度。

  广汇美术馆馆长张格芳致总结词广汇美术馆馆长张格芳致总结词

  论坛嘉宾合影 论坛嘉宾合影

  7月18日,开幕系列活动还将继续展开三场平行论坛,议题包括“新美术馆学与民营美术馆作为”“教育、美育与公众”“公私收藏与社会服务”。

  据悉,“共态时空:20世纪中国书画的视觉情怀”大展将持续至10月31日,后续围绕展览主题,美术馆与策展团队将展开全面深度合作,推出一系列导览、论坛、讲座、工作坊等美育推广普及活动,将美术馆打造为“20世纪中国美术史最生动的必修课堂”,让大众走近经典传统书画艺术,感受时代变迁之下东方美学艺术的魅力。(来源:新浪收藏)


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