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见丨一蓑烟雨·苏轼”数字艺术展:穿越时空感悟宋代美学

2024-11-27 13:20:48
  
2100次阅读

  11月26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数字艺术展——“如见丨一蓑烟雨·苏轼”在中华世纪坛数字艺术展厅拉开帷幕。这场展览以宋代大文豪苏轼及其诗词为核心,通过“文化+科技”“艺术+技术”的巧妙融合,带领观众踏上了一场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远智慧和当代价值的奇妙旅程。

  步入展厅,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文人墨客辈出、诗词歌赋传颂的宋代。展览空间设计以宋代美学为灵魂,巧妙融合了绘画、诗词、园林等多种艺术元素。通过新媒体艺术手段和装置,将宋代的清逸文雅、苏轼的怡然豁达具象为可感可触的沉浸式体验。虚实相生的空间布局与层次分明的光影变幻,让观众仿佛置身于一个诗意与现实交融的美学体验空间。

  展览内容精心策划,共分为“序:明月”“家风”“人生”“诗词”“美食”“夜游”“谁怕”“互动&文创”八大部分。每一部分都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了苏轼不同侧面的风采。在“序:明月”部分,观众可以看到以中国古代图书装帧“龙鳞装”为灵感的艺术装置,巧妙地将苏轼的诗词和画作融为一体。而在“家风”部分,则通过复刻苏轼小时候学习的书房“南轩”,结合多媒体动态演绎,展现了苏轼家庭对他的深远影响。

  “人生”部分是全沉浸式多媒体影像空间,通过360度全景式展示,重现了苏轼年少时青春逐梦、壮年时报国为民的壮丽人生。观众仿佛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之中,与苏轼一同经历那些跌宕起伏的岁月。而在“诗词”部分,则精选了苏轼二十余首经典诗词作品,通过宋式园林空间的巧妙布局,让观众在移步易景中感受宋风雅韵。

  “美食”部分更是别出心裁,还原了宋代热闹的酒肆。通过射频识别技术,将苏轼发明、记载的一道道美食通过光影呈现在餐盘之中。观众不仅可以欣赏到这些美食的精美造型,还可以通过互动体验,感受千年前的宋代烟火气,体会苏轼诗歌中蕴含的饮食之趣与人生哲学。

  在“夜游”和“谁怕”部分,观众则可以走进苏轼的故事之中,亲身体验他的诗意人生。乘上一叶轻舟,游于“赤壁”之下,感受“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意境之美;穿行于竹林之中,倾听穿林打叶的雨声,体会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情怀。

  值得一提的是,展览还结合当下科技热点,推出了苏轼智能体。这个基于百度文心大模型技术开发的AI互动分身,通过技术手段深度训练,还原了大文豪苏轼的所思所感。观众可以与“苏轼”进行跨时空的对话,感受他的文采飞扬和豁达人生。

  此次展览的总策展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主任王之纲表示,以往观众对于诗词的理解仅限于文本的阅读,而此次展览通过声光电营造诗词的意境,同时互动性的体验更受青少年喜欢。这不仅让观众在观展中深刻体会诗词背后的魅力,更激发了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此外,展览还推出了一系列毛绒文创产品,如“富得流油”东坡肉、“一本万利”荔枝、“蚝气冲天”生蚝、“金榜题名”东坡肘子等,这些产品不仅造型可爱、寓意吉祥,更是将苏轼的诗意人生融入其中,让观众在欣赏展览的同时,也能将这份诗意带回家中。

  总之,“如见丨一蓑烟雨·苏轼”数字艺术展是一场集文化、艺术、科技于一体的盛宴。它不仅让观众在沉浸式的体验中感受宋代美学的独特魅力,更通过互动性的体验和文创产品的推出,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