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煤三矿“双线”搭建人才成长“加油站”

2021-10-28 10:49:09
  
2676次阅读


  河南能源集团鹤煤公司三矿通过“线上+线下”的培训模式,努力提升职工素质,打造人才成长“加油站”,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有力促进了安全生产。前9个月,该矿在确保安全的同时,煤炭产量达到76.96万余吨,总进尺4560米,实现了平稳的发展态势。

  用好网络载体,抓好线上教育

  线上培训课堂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可有效利用碎片化时间有针对性地提升职工专业素质。为此,该矿积极开发线上学习的平台,努力为职工提供“随身课堂”。目前,该矿线上学习平台已经正式上线运行,消息资讯、学习资料、考试中心等不同栏目设置,满足职工信息获取、学习提升等需求,使职工在工作之余随时通过线上平台巩固拓展、自我充电。另外,该矿还建立学习强国、党史学习教育专栏,以学习效果、学习时长累计积分,对积分高者进行奖励,调动职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紧跟网络化、数字化趋势,积极变革培训方式,充分依托网络教育平台,开展政治理论教育、技能提升培训等,有效增强培训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另外,该矿将学习强国、党史学习教育等纳入网络学习教育阵地,经常性组织党员干部对党的理论知识以及公司会议精神进行学习,并对线上学习积分进行考核,督促党员干部用好网络载体,随时随地学,随心随意学,学出新感悟,学出新成效。同时,该矿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在线学习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规程措施,及时聆听专家学者深入解读,全面增强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

  坚持学用结合,抓好线下培训

  学用结合,学以致用。该矿将线下培训作为提高技能、提升操作水平的重要载体,积极搭建人才成长平台,采取领导干部大讲堂、技术大拿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用鲜活的事例启发思考,推动安全理念入脑入心。另外,该矿积极创新培训方式,注重培训质量,抓好班组长、新职工培训,大力开展能力培训、技能比武活动,全面提高职工安全素质。同时,该矿借助闫军工作室,定期组织优秀青工到工作室学习,由丰富经验的高级技师、工程师、机电技术员担任实操培训授课教师,通过“结对子”“师带徒”系统讲授井下实操岗位上的专业技能、操作步骤,提升机电工、钳工、班组长的操作技能。再就是该矿通过模拟与实际岗位相贴近的技能训练,使职工有目的地开展实践训练,缩短岗位适应期,提升实操能力,有效保证了培训质量,提升智能化高技能人才的专业水平,让优秀人才在学习中锻炼能力、在岗位上体现价值。

  该矿不断强化造血功能,设置职工培训室,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认真组织相关理论知识、业务技能的学习培训,通过举办一月一课、领导干部上讲台、每月一次实操训练等活动,让培训开展在基层,素质提升在现场。另外,该矿严格落实新型学徒制培训,以学历、职称、职业资格为依据,制定职工素质考核细则,严格进行考核,推动全员技能水平大提升。 (许宏勋)


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