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煤三矿让人才“绝活”不绝

2023-09-07 10:44:18
  
3119次阅读

  本报讯 连日来,河南能源集团鹤煤公司三矿机修车间班长郭红旗对自己的徒弟小王关爱有佳,不是教他学修电器,就是让他修理开关。

  近些年来,该矿非常重视技术工人培养,把一些技术“大拿”纳入到矿井核心人才群体,积极采取激励机制的倾斜政策,充分调动能工巧匠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使许多“绝活”不失传,科技尖子不“飞”走,提高了矿井在生产过程中的科技含量,营造出职工学技术、钻研技术的良好氛围,促进了矿井又好又快发展。

  该矿建矿已有六十余年,老工人在生产一线干了二三十年,他们大都有一技之长,许多还身怀“绝技”。为了留住人才,不让技术尖子“飞”走,“绝活”不失传,后继有人。近些年,该矿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提高一线工人尤其是技术工人的素质。首先是认真总结老工人的经验做法,鼓励技术好的老师傅搞好“传、帮、带”,毫不保留地将自己的绝活、绝技传授给新工人。并且通过开展劳动竞赛、技术比武和岗位练兵等活动,及时挖掘一些老技术工人的“绝活”,将老工人的经验做法及时反馈到各个相应的技术岗位上认真进行推广应用。同时,对有一技之长的老工人,按岗位技术含量和技术熟练程度,适当增加工资,激励老工人通过结对子、拜技求艺等形式,把自己的“绝活”传给青年工人。其次是加强岗位技能培训计划,对各个工种实行技术轮训,让有经验的技术人员进行授课,培训内容主要向操作技能、补缺和更新知识方面发展,不断加大实践比重,确保提高实践技能。第三是建立激励机制,政策上向技术人员进行倾斜。该矿一直推崇“能力优先”,坚持从技术工人中选拔干部,给他们以更大的发展空间,该矿先后有不少技术人员走上了领导岗位。另外,根据各技术岗位技术含量高低,不断提高技术工人的工资待遇,并对成绩突出的能工巧匠给予重奖,还在入党、转正、评优等方面优先,提高他们的政治地位,让能工巧匠真正“香”起来。今年53岁的王建军,是该矿煤一队的机电班长,他经常利用自己在技术方面的专长,刻苦钻研技术知识,认真学习新技术、新装备的原理、使用和维护技术先后进行技术革新和改造十余项。他多次参加技术比武并获得优异成绩。他是鹤煤公司“高级技能专家”,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河南省煤炭行业大工匠、河南省技术能手、鹤壁市技术能手等十多项荣誉称号。(许宏勋)


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