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拳组合 多点发力制服工地“拦路虎”

2021-11-26 09:28:16
  
6357次阅读

  ------贵州中交德余高速三标项目部攻坚克难纪实

  “相对德余高速全线而言,三标工程建设面临着三大‘拦路虎’”。三标项目党支部书记李元珍如是说。

  “何以见得呢?”笔者问。李元珍说:“首虎”是线段体量最大线路最长,主线和连线累计有31.1公里,路基、涵洞、隧道、桥梁等总体结构物数量多,地势起伏、地质复杂,施工项目同类结构物类型复杂且桩位分散,工期紧、任务重,施工组织难度大,暂估合同额约为12亿。第二只“栏路虎”是占全线各类自然保护区覆盖比例最大的标段。主线保护区覆盖率达93.2%,连接线保护区覆盖率27.4%。生态环保要求高、用地手续严格,给施工带来一定的难度。号称“天下第一难”的征拆工作,三标征拆工作量均为德余全线之首,成了三标工程建设的第三只“拦路虎”。

  没想到一个看似平常的山区高速公路标段,一经梳理竟然困难重重!面对三只“拦路虎”,项目经理乔瑞军在开工动员大会上鼓励大家:“咱们都是山区高速施工的老杆子了,啥没见过?就当是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呗!”掌声和呼声一浪高过一浪,震慑着“拦路虎”的气焰。

  虽然大家鼓足了犇劲,但真正在解决各种问题过程中却并没有那么容易。面对“三大拦路虎”,项目部并没有降低计划目标,而是通过提升思想的站位,多点发力,围绕问题想办法,力保目标的顺利实现!

1.jpg

  落实环保责任实行穿透式管理,降服施工环保“拦路虎”。

  德余三标主线范围几乎全部处于生态环境保护区,其中标头主线0.6公里及连接线2.1公里位于“思南乌江白鹭洲风景名胜区”,剩余主线7.6公里范围内位于“思南县四野屯省级自然保护区”,标尾连接线分别交错穿越2公里“思南县四野屯省级自然保护区”和2公里“中国喀斯特地貌地质公园”。四野屯自然保护区有丰富的喀斯特孤峰、岩壁、溶洞等景观;森林植被类型丰富,现有植物种类2400多种,其间一棵"贵州楠木王",树龄长达1300多年;保护区动物资源也较为丰富,动物共计209科530属653种。对此,贵州省还专门编制出台了《四野屯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建设设计部门在德余高速进场前期组织专家进行了反复论证,编制了“生物多样性调查报告”,并得到了批复备案,重要程度可见一斑。

  万事开头难。开工之初,由于好多班组的工人末经历过在保护区内施工,对项目部提出的施工环保要求不理解,总觉得过于严苛,常有抵触情绪,甚至有的现场管理人员,也是第一次遇到如此严格的施工环境,倍感压力巨大,经常被“这里不能挖”“那里不能动”“这里要绕开”“那里要及时覆土复绿”的各种要求弄得不知所措,施工组织处处“捉襟见肘”。“面对环保施工,总有人不理解、落实不到位,我们几乎天天都要在各种场合呼喊要求人人环保的口号。”项目负责人乔瑞军说。

2.jpg

  面对严守生态与施工建设两条底线的重大压力,项目部想尽了办法。除了在宏观上进行超前性环保策划,还在施工前编制了一整套方案,施行“穿透式”管理,从全方位、全过程和全员化的落实环保责任,确保了景区环保和施工生产两不误。

  分管环保的安全总监扎进现场监督指挥,出工的比工人早,走得比工人晚,白天奔走工地现场,晚上就编制完善制度并组织管理人员培训学习,发现哪里有环保违规的苗头,李元珍书记就带领项目法制驿站成员去那里开展环保法制教育,从项目部全体管理人员到每一名现场工人,甚至是后勤保障的司机、厨师都要接受培训,从国家政策及法律层面讲到生态环保的重要性,讲到对国家、对社会、对企业、对个人的危害及影响。将思想宣贯与日常监管,反复倡导灌输,苦口婆心,耳濡目染,将环保知识从纵向、横向穿透到每个人的心底,将要求人人环保,变成了人人要求环保。

3.jpg

  采取流程管理加体系化联动,赶走征拆工作的“拦路虎”。

  三标征拆工作各项指标量均为全线之首。标段总体在思南县境内,途经杨家坳、青杠坡、香坝、许家坝等四个乡镇,涉及17个行政村。红线内永久用地1924.28亩,线外临时用地约354.99亩,总占地面积约2280亩。涉及征拆房屋建筑物110余户(处)、坟墓搬迁592座,相比全线房屋征拆量排名第二的标段还要多出一倍。同时,还涉及电力及通讯线路迁改70处,累计拆除电杆设计量533根,多为高压线路、集中住户民用电网,并包含通讯铁塔,是德余全线涉及地方电力、通讯线路迁改工程量最大、布局最复杂的标段。

  因集团公司内部高速公路投资类项目的特点,作为分包方代表的标段项目部要参与落实大量的前期征拆工作。对土建施工方来说,全面深入参与前期征拆工作,还是第一次。摆在眼前的“天下第一难”在这里就是业务“新而杂”,工作量“大而广”。征拆工作的很多环节仅凭征拆部是无法及时有效落实的,必须要靠与地方政府多个部门协同时作战,从事征拆的人员只好边做边学,还经常感到人手不够,常出现部门、工区间衔接不到位的现象。

  针对发现的问题苗头,项目经理及时牵头组织召开“德余三标征拆协调工作体系化联动推进会”,迅速成立“德余三标征拆协调攻坚小组”,由书记负责统筹全面工作,召集相关部门负责人,及时会研很快制定出了“红线征地工作流程表”,明确了工作流程优先顺序,使征拆工作比以往变得更加顺畅、高效,使临时用地征收、房屋拆迁、电力及通讯线路迁改、国土及林业手续办理等一系列问题很少出现内耗纠纷,终于赶走了蹲在征拆路上的“拦路虎”。截止2021年上半年,德余三标总体的征地、拆房、迁坟数量全线名列前茅;5月份在思南县境内各标段中第一个完成了主体高压电网的主线内迁改;6月份,第一个完成了临时用地国土手续的审批,并在接续的工作中第一个启动完成了临时用地林业手续的批复。

  分工重组加信息平台辅助,制服了体量最大的“拦路虎”。

  征拆“拦路虎”被赶走了,可要把征拆耗费的时间抢回来,施工路段必须全面开花。但由于工程体量大,任务重,时间紧、导致施工现场及后方业务部门的工作量激增。现场工区人员紧张,一个人要监管好几处工点,点位分散战线长,每天不是在工点上解决问题就是在去往工点的路上。业务部门的资料、报表、日常工作也与日俱增,常常没时间下工地,技术方案出的慢,质量、安全资料闭合忙不赢,物资设备供应不及时等等问题接连出现。经常是现场埋怨部门服务不到位,业务部门反映现场配合度不高。

  经过会议征求意见,有人提出增加人员配置,有人提议减少内业上报资料和工作程序。乔经理说,“当前上级的管理制度已经是优化瘦身后的状态,再说接受管理的项目又不是我们一家,别人能干我们就不能干?我们面对问题不能一味地想着怎么突破规则、怎么降低目标,制度是死的,但人是活的,要从管理上去下功夫解决问题。”经过反复讨论,最终决定在绝对不突破前期策划人员定岗定编总数下,重点倾斜于现场适当增加人员配置;要从组织管理模式与工作方法上下功夫,通过提升工作效率来解决矛盾问题。细节落实工作由项目总工牵头主导,确定了部门大整合的思路,分工模式上进行调整。之前各业务部门内习惯性的是按照工作内容板块来细化分工,相对比较明确,但是一旦现场工点较多的时候,就会导致同一类问题一个人要跑遍全线,而且需要对接的人太多,大把的时间浪费在路上以及煲电话粥。现在将工程技术部、质检部、测量队、安全环保部在部门现有人员组成的基础上,实行工区包保分工。以部门职责为依据,每个管理人员负责所包保工区的全部辅助保障工作,一对一的服务,明确对象、简化对接。同时为了保障横向沟通,将工程技术、质检、测量三大部门合并集中办公,将经营、物设部门,合并集中办公,由安全总监兼管物设部,安全环保部参与日常对接,但仍然使用独立办公室发挥独立监督职能。为了使新的组织分工模式真正发挥作用,现场工区也进行了简单的职责调整,各工区在兼顾现场全面工作的同时分别安排专人跟踪技术方案、追材料设备、追地方矛盾化解等等。

  按这套组合拳出击,刚开始确实明显提升了沟通问题的效率,但是在解决问题的效率上又出现了问题......工区包保确实节约了非工作必要时间,但是工作的内容类型变多了,有的员工工作年限短、经验不足,有些工作内容跟业务都是第一次接触,推进过程中效率明显下滑。作为一名老党员,一名老总工,栾治军态度鲜明且有办法,立即制定工作原则,一般问题独自解决,紧急重大问题随时汇报商讨解决。白天开展工作,晚上组织学习。并且亲自开堂授课,对青年员工进行培训指导,还动员了其他领导班子成员及专业骨干轮流教学。在培训学习期间,信息化手段也硬核上线,项目部安排信息化专员,充分利用项目公司推行的“BIM+数字项目管理平台”,将涉及到的人员实名制、安全、质量、进度计划等大量工作搬到了线上,让大家足不出户的落实部分工作程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经过一段时间的锤炼,既及时解决了现场存在的问题,也大大提升了广大青年员工的综合业务素质。

  大刀阔斧的管理调整,呕心沥血的磨合落实,终于制服了体量大、工期紧、任务重的“拦路虎”,现场的施工进度效率提升了,部门内业资料编制水平也能全面的切合现场实际情况,各项经营指标明显改善。业务部门与现场之间形成了“以内业指导外业、以外业提升内业”的良性互动,综合管理得到全面提升!

4.jpg

  红旗招展党政工团齐上阵,战鼓烈烈震退三大“拦路虎”。

  “李经理这身衣服我咋感觉个把月都没换过呢?是不是买了好几套啊?”工区厨师大姐一本正经的自言自语道。后来才发现,哪里是买了好几套衣服,根本就是没有换过......李丙涛是第三工区现场生产副经理,也是一名新晋中共预备党员,为了保质保量完成年度施工生产任务,他已经连续上了十几天的夜班,每天至少有14个小时扎在工地上,奔波桥梁、隧道、路基、涵洞等各个工点之间,紧盯每个结构物的施工质量与作业安全情况,还要组织协调各方的工作安排以及处理乡镇村组内的很多用地用路的协调问题,争取为下一阶段的施工任务赢得时间,每天早出晚归,根本顾不上衣服换洗。在德余三标的每个工地上都有类似李丙涛的党员干部身影在冲锋陷阵。他们日夜奔波组织生产、订购物资材料、租赁机械设备,带头攻坚克难激励团队,轮岗带班冲锋在前。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德余三标党支部围绕促进项目生产、安全、质量、进度、人才培养、党工团建等方面制定了10项党建标杆建设任务,把动员全体党员、工团委员和青年骨干积极参与管理和标杆创建活动中,做到党旗插在哪里,党员的模范就到哪里,党的号召到哪里,工团建的战斗力就到哪里。夏日酷暑,项目工会定期给工人班组和现场管理人员送去绿豆汤、藿香正气水、西瓜、冷饮等;时至严冬,又会安排食堂不定期熬制一大锅姜丝红糖水装进一个个保温壶向一线人员送去温暖;疫情告急,项目部联合地方卫生部门先后几轮全员核酸检测,安抚所有参建人员;关爱职工,劳资管理员会不定期走访各个班组,谈心谈话,解决职工们的后顾之忧。工地上,党员责任区、党员模范岗、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蓝衣马甲队,处处红旗招展,无不震慑着施工三大“拦路虎”。

  目前,三标各大建桥工地,一组组桥墩拔地而起,一片片盖梁整齐铺就;除渣车、砼灌车在各隧道口如龙进出。问起今年的目标任务均已超预期完成,项目书记、经理无不信心满满,干劲十足。


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