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田_企业报道艺术官网

用户名: 密码:
首 页   艺术简介  社会活动   作品展示   艺术资讯   获奖著作  留 言

童心田
推荐文章
最新上传作品
联系艺术家
本官方网站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均由艺术家本人或其合法继承人提供并认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授权我公司通过企业报道发布。涉及版权等事宜请联系我们。
责任编辑:苏启瑞    客服专员:赵薇
客服电话:01068701669
浏览量:33251

童式书法 雅俗共赏

  中央文史馆员 杨乃寒

  当我看到上一期《世界知识画报》刊登的童心田书法作品后,心头为之一震,眼睛为之一亮,不禁拍案叫好:雅俗共赏,阴阳和谐!

  我今年已104岁高龄,自幼习书作画,80多年前,以全国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杭州艺专(中央美院),师从林风眠、潘天寿、吴昌硕等宗师巨匠,经历了书坛画界太多的风雨往事,印象最突出的是“大师”层出不穷。仅就书法而言,有常写错字的“大师”,有以酒助兴的“大师”,有动辄十几米长卷的“大师”,有画字像形的“大师”等等不一而举,倒很少见到,像童心田后生这样,虽名不见经传,却继承传统,雅俗共赏,以书传文,以书载道的“小小书法家”。

  “小小书法家”,真功夫却未必小。首先,他的书论《书法之道贵在阴阳和谐》就很有高度,很有深度,很有力度。文从中国古典哲学,追根溯源,理清了书法的来龙去脉,阐述了“阴阳说”与书法之章法、技法、笔法、墨法、印法的密切关系,不仅完全符合书法的历史渊源,而且高度归纳概括了书法内在蕴涵的规律,甚至指明了今后书法发展的有益途径。

  其次,童式书法,并非浪得虚名,仅从刊登的几幅作品看,确有浓浓的书卷气,章法计白当黑,略略大方;结体内紧外放,优美雅观;笔法起伏跌宕,提按洒脱;墨法浓淡相宜,自然而然。通观其书法形式,大字下面配小字解释,颇有红花绿叶,烘云托月的效果。

  老夫为小童点一个大大的赞!

  童式书法 文采横溢

  中国作协副主席 二月河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从鸟文、陶文到甲骨文、石鼓文。从散式盘、毛公鼎到泰山刻石、琅琊刻石,从钟张二王到颠张醉素,从颜柳欧赵到米蔡苏黄……名家层出不穷,碑帖浩如烟海,这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我辈富有传承弘扬,完善发展的历史重任。具体到一个书法家,就要像童式书法那样,扎根传统,汲取营养,选好角度,破壳而出。

  不难看出,童式书法的笔法和结体,直追二王,字里行间,亦有米芾的影子,还有些许魏碑加王铎的中原书风,其妙处却在似与不似之间,这当是其融会贯通之结果。其实。在我看来,童式书法真正的妙处或曰风格特点,首先,在章法布局上:规范、匀称、疏朗、计白当黑、气定神闲、玉树临风、潇洒自如;其次,在结体上:内紧外放、大小错落、奇正相倚、干湿对比、浓淡结合、亦行亦草;第三,在笔法上,起笔重、收笔稳、点如坠石、横若卧龙、竖似枯藤、撇比豹尾、勾像长戟;第四,在墨法上,从湿到枯,顺其自然,重墨为主,不燥不火。

  必须指出的是,童式书法的风格特点,不只是在形式上,而且在内容上,大字配小字,以小字诠释大字,传承弘扬国学,有力支撑了其风格特点的形成。

  我喜爱书法,更喜爱像童式书法这样,文采横溢,给人启迪和教益,传播正能量者。

  从形式上看,童式书法,更像一篇文章,主题是几个大字,很突出、很醒目;内容就是下面的小字,阐释主题、说明主题的来龙去脉,读后让人进一步加深了对主题的理解。

  由此生发开去,大字与小字浑然一体,不仅形式上有主次呼应,大小互衬,烘云托月之美感,而且内容上妙语连珠,传承国学,给人以哲思和鼓舞。比如:《家和万事兴》这幅作品,很多书法家都写过类似的词句,但很少有人给予解读,究竟有什么内涵,也是望字生意,隐隐约约,感知一个大概而已。而童式书法则从儒释道的哲学要义之高度,从天地、国家、夫妻、身心至宏至微的社会层面给出说法,着实让人领悟书法的真正内涵,绝不只是写字,而是书中有文,书中有道,弘扬国学,传播正能量,恐怕这也是中国书法发展到今天的时代意义所在。

  童式书法“米”姿“黄”韵

  《中国书画市场报》社长兼执行总编李俊峰

  我与童心田是去年在北京首都博物馆举办的“长城杯”书画展上认识的,他的获奖作品是六尺竖幅的行楷《沁园春.雪》,我被他那不出规矩的法度和自然神韵的作品所倾倒。他的行楷偏于行。可以看出他的书体中米芾的成份更多一些,而他的用笔正侧兼施,中锋为主,沉稳报鸷,提按变化,结体的开张流朗,清通简直,显然又取自多方面的营养。他笔下的艺术语言比较丰富。在他的作品中时或看到圣教序的风神,米芾的胎息,黄庭坚的韵味,苏轼的情趣。平正通达,不激不厉,从容进退,游刃有余。我认为他在此领域已进入了一种从心不逾的自由之境。

  “米”姿“黄”韵,清健挺劲,温润雅静是他的艺术特点:一是线条清劲,作品《沁园春.雪》中的“外”“莽”“舞”等字的“竖”。如卫夫人在《笔阵图》中说:“竖如万岁枯藤”。刚健遒劲,充分体现军人的气质和风采。二是用墨温润:作品《沁园春.雪》中的“江山”到“折腰”,其用墨由浓逐渐到淡到枯,流畅自然,一气呵成,具有王铎的“一笔法”的艺术特点。三是章法跌宕:如“舞”字占五六个字的位置,而“江山如此”占不足两个字的位置。这正如《春雨杂述》中说:“一篇之中,虽欲皆善,必有一二字登峰造极,如鱼、鸟之有麟、凤以为之主,使人玩绎,不可名言。四是疏密相当:作品《沁园春.雪》中的“长城内外”到“山舞银蛇”多数则“疏”;而“欲与天公”到“江山如此多娇”,则“密”,表现了我国古代绘画理论“疏可跑马,密不透风”的艺术特点。五是形神兼备:南朝齐王增虔《笔意赞》中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因此说,“形神兼备”是书法艺术作品的评价标准。如作品“家和万事兴”,字字有形,笔笔有神,布局奇稳,墨趣横生,既有龙腾虎跃之势,又有满目烟云之感,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使观赏者心旷神怡,陶醉于笔墨之中。

  童心田书法艺术的造诣,得益于对米芾的用笔结体有精深的理解和多方位的撷取。尤其是他的行楷写得疏朗洒落,飘逸爽健,瘦不露骨,肥不剩肉,可以说深得米芾神髓。而对于一个书法家来说,想把大字小字都写得非常精彩,非有多方面的扎实功底不可。他是我见到为数不多的,大字小字均写得很好的“学术型”书法家之一。

  童心田有系统的史学知识和哲学素养,这使他对中国书法艺术以及传统文化有着更深刻的理解。除书法艺术创作之外,不仅在国家核心刊物发表大量文学作品,而且出版过一些书籍,如《心田之声》《心田书法作品集》和《心田书法理论集》等等,这在书法家中是为数不多的,他是一个创作与研究“双赢”的“学术型”书法家。著名书法家王翰青说;一个书法家就像一只大鹏鸟,大鹏鸟腾飞靠两条腿,一条腿是书法创作,一条腿是书法理论,只有这样,这只大鹏鸟才能鹏程万里,飞的更高更远。我相信以他的功底、灵气和毅力,他一定能够成功。


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微信